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歐盟碳邊境調整-非洲每年損失310億歐元
CBAM過渡期結束後,將從2026年至2034年逐步正式實施,包括鋼鐵、水泥、鋁、化肥、氫氣和電力的進口到歐盟,都必須購買CBAM證書,也就是負擔生產國所支付的碳價格與歐盟排放交易計劃(Emissions Trading System)碳配額價格的價差;這對非洲而言,每年可能損失高達310億歐元。
歐盟新碳稅上路 - 巴西鋼鐵首當其衝,土耳其受影響更大
CBAM 最初只針對鋼鐵、水泥、鋁、化肥和電力的進口,隨後將擴大到其他產業,希望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5%的目標;這項新碳稅上路後,巴西首當其衝的是鋼鐵出口。
碳邊境機制:化肥、氫氣課徵範圍引發激辯
CBAM 在達成協議後,已經進一步引發最新爭議,包括將化肥納入,引起農業食品業者的不滿,一方面是導致價格上漲,一方面是認為失去發展綠色能源的機會;此外,氫進口的監督管理也存在互相矛盾。
解決碳洩漏 - 歐盟逐步推動 CBAM 以達成氣候目標
氣候變遷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需要全球性的解決方案,歐盟早已提出「Fit for 55」目標,只是許多非歐盟國家普遍採取不太嚴格的氣候政策,當歐盟企業將碳密集的生產轉移到其他國家時,或歐盟產品被進口取代時,會出現「碳洩漏」風險。
CBAM上路 - 東南亞開發中國家面臨巨大衝擊
2026年起,將對進口商品徵收額外稅賦,以縮小歐盟與出口國碳價格的差距,這項新政策對東南亞的開發中國家影響較大,像是越南、印尼。此外,印度同樣面臨巨大衝擊。
澳洲政府擬跟進 - 仿效歐盟 CBAM徵收新關稅
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開始實施後,澳洲聯邦政府正在考慮是否要效法歐盟,也對鋼鐵、鋁和水泥等溫室氣體(GHG)密集材料的進口貨物徵收新關稅。
台灣 2024 年起徵收碳費 財部:關注 CBAM 、評估是否課碳稅
台灣採「碳費先行」,財政部近期表示,將關注歐盟 CBAM 碳關稅進展與台灣未來碳費執行情況,評估訂定台灣碳費價格,依碳費執行狀況,研議是否推動碳稅。
在日式無印宅裡享受人生,無接縫地坪、豐富建材與自然採光讓家會呼吸
美中關稅戰 茶農:對台灣茶也許是轉機
新北捷運站周邊店租排行 新埔站平均每坪4657元居冠
台積電2奈米以下產能美廠將占3成 否認與英特爾合資
台美關稅談判 王惠美籲兼顧農業權益並建立資訊平台
川普2.0台灣再享轉單效應?連明賢:關鍵在稅率
對等關稅談判 中經院長估川普內心理想稅率15%起跳
研調:台積電居第3大半導體廠 聯發科躍至第11
台灣MG:HS 2.0T和HS PHEV旗艦版合規正常銷售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毛豆出口 業者:目前訂單仍正常
川普2.0台灣再享轉單效應?連賢明:關鍵在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