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房市觀察1 優勢與隱憂

分享到

高雄房市近幾年回溫,土地交易表現熱度較其他區域更為明顯。在地方政府土地標售上,不只是位處精華地的所有權土地寫下天價,連在地上權也有不錯標售成績。然而一片看好聲中,收入低、案量大、前景茫仍是高雄房市隱憂。

如果要推九合一大選後,全台最熱的行政區,那麼一定非高雄莫屬。隨著市長韓國瑜的高人氣,從市政、觀光到招商投資等一系列話題持續發燒,也讓沉寂數10年的高雄房市,重新在全國版面活躍,讓許多想要進場房市的購屋客都在問,高雄房市的春天到了嗎?

3大優勢 話題多、房價低、投報美

其實,不用韓流加持,高雄房地產市場近幾年有些回溫,特別在土地交易表現上,熱度較其他區域更為明顯。

在地方政府土地標售上,不只是位處精華地的所有權土地寫下天價,連在地上權也能有不錯的標售成績,而搶地的也不只是在地建商,具全國知名度的大型建商與壽險業者,也在高雄土地爭奪戰中,占有一席之地。

偏偏過去不時寫下土地標售的天價,都因為屬於地方新聞,無法獲得廣泛討論,可是從去年第4季開始,很多在地人也感受到不一樣的氣氛。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選後高雄話題不斷,來高雄的人多了,連帶讓房市也成為亮點,討論度一高,自然能夠吸引投資買盤關注。

客觀來說,高雄並非沒有條件,早年高雄港與工業區是台灣經濟引擎,也是台灣頭幾個有捷運的城市。若以生活壓力與潛力來看,相較於其他都會區,最具優勢的,莫過於低房價。

2018年平均房價,高雄單價約在15萬上下,僅僅北市的四分之一不到,六都之中,也僅高於台南;低房價優勢帶來的另一個亮點,就是相較於北部為高的投資報酬率。

以目前住宅產品來說,北市住宅投資報酬率約在1∼2%,到了高雄,若能順利租出,約能有3%左右的表現,讓許多北部投資人大為心動,紛紛南下走訪,一時之間,頗有遍地開花之勢。

3大隱憂 收入低、案量大、前景茫

可是,在眾聲喧譁一片看好下,高雄並非沒有隱憂。

最直接的,就是長年並沒有高附加價值、高所得的產業進入,想要在高雄找到一份收入較佳的工作,若非公家機關,就是大型企業派駐,不然高薪機會相對少,新市府團隊若無法順利招商,帶來繁榮,自用買盤購屋力弱,前景很難看好。

此外,高雄推案量也讓許多人有些疑慮,根據統計,2018年推案達1,023.26億元,比2017年大增近94%,並逼近2015年的1,208.72億元,是房市走跌後的近3年大量。

同時,2018年總共申報開工戶數達8,743戶,比2017年多了近4,000戶,產品都集中在1~3房的小宅,其中大樓住宅產品以1、2、3房等小宅產品居多,分別有959戶、3,380戶、以及3,500戶,合計7,839戶,占全部大樓產品的89.66%,產品同質性高、案量又大,到底能去化多少,大家都在看。

此外,雖然投資報酬率漂亮,受限有限需求,高空置率算是常態,華麗外表下,還需要實力支撐,也無怪各方對於政策落實會特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