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做重訓 找回運動技能

分享到

高齡者的肌力訓練項目,強調提升肌肉數量、進一步保持肌肉的力量,「雖然肌肉量與肌力有點關係,卻不能畫上等號,」在宜蘭專治糖尿病的游能俊診所院長游能俊舉例,肌肉量低、力氣一定不夠,但肌肉多的、也不等於很有力量。

「就像有些肥胖者,肌肉量相對多,但卻只是雪花肉;油脂量多,對身體的健康是沒有幫助的。」游能俊建議,高齡者若想開始做肌力訓練,可以先從居家能做的阻力訓練來達到相同效果,例如深蹲、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等,都是很好的肌力訓練。

慢性病患者 視體能調整訓練

過去把高齡者的年齡界定在65歲以上,但觀察現代社會,65歲身強體健的人數依然不少。游能俊說,以台灣退休年齡來看,65歲其實都還算早,但若本身已有慢性疾病的高齡族群,若要開始運動健身,必須要在疾病控制下進行,「如果沒有併發症,限制不多,只需要評估體能狀況能否撐得住即可。」

他舉例,如果有高血壓的人,要先把血壓控制好,不過,也不建議強度太強的重訓項目,只要維持中度訓練就足夠。

「畢竟高強度的阻力訓練,通常都須突破重量,好比說,這次完成20公斤、下次就會要求到達25公斤,每次突破都需要爆發力,這需要憋氣出力,會令血壓一下衝高,因此不適合高血壓、眼壓過高、有視網膜問題的族群。」

另外,對於有心臟病或曾經心肌梗塞過的一群,雖然也建議必須在日常生活加入運動,但要朝著接近復健型的運動為主,且須在專人建議下運動較為安全,更要量力而為、循序漸進。

重訓需持續 勿少於24堂課

至於曾經臥病在床的重病者,他特別鼓勵更要進行肌力訓練,不過必須等病況穩定後,再從輕度、中度運動慢慢開始,持續做,就能讓臥床時消減的肌肉力量逐漸恢復。」

游能俊說,自己也是一路從健身房中學習運動技能的,他以經驗分享中高齡族群,若要找專業教練上課,最低的訓練課程至少需達24堂課,且分次於6個月內完成,較能學習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技能,也可把訓練帶回生活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