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房,一定要先有周詳計畫。正因買房耗資不菲、動輒百萬起跳,在確認買房目的後,首先應先評估自己的「能力」。專家建議,除了確保收入穩定之外,為避免工作轉換或急需用錢的風險,購屋前應預留6個月以上的生活費,確保財務調度無虞。
► 第1步 估算資產總額
若有意購屋,首先必須估算自身資產總額,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基金以及其他投資等,再扣除掉手中債務,例如現金卡、信用卡、標會等負債,算出自己手上真正可以運用、且作為頭期款的現金。
如果手頭上資金不足,也不必擔心,可透過各種理財方式,達到自籌頭期款的目標。由於現在銀行定存利率低,若以儲蓄方式消極理財,不容易達成存款目標。建議年輕人可以定期定額方式購買共同基金,每個月擠出一點錢投資,不但可強迫儲蓄,也能達到分散投資風險目標。
►小資族 必備三三法則
在「自備款該有多少」這個問題上,不少房地產專家會建議採取「三三法則」。
所謂「三三法則」,就是準備3成自備款,每個月房貸本息還款不超過家庭月收入的三分之一。若以主計總處公布之全台家庭收支統計來看,2015年家庭年所得平均約116多萬元,若除以月薪加年終獎金共14個月,得出每月家庭所得約8萬餘元。若遵循三三法則,每個月房貸就必須控制在25,000元以下。
另外,各階段的購屋族因生活開銷與需求,薪資與房貸之間的占比也應逐步調整。單身族建議存下每月薪水二分之一,作為自備款準備,未來也以薪水二分之一支付房貸;新婚夫妻則將家庭收入三分之一拿來付房貸。
已婚族有了小孩後,因為多出子女的教育費,可將薪水分成四等分,分別負擔生活開支、房貸、育兒費與其他理財支出。
貸款時,必須針對年度性大額收支,以及每個月主要收支,如薪資、生活費等,計算出每個月大概能結餘的現金,並預留未來購屋後衍生的房屋管理費、房屋稅、地價稅等費用,都應該一併納入考量,才能讓房貸配置更為精準。
►3大族群房貸費用薪資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