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老師出身的廖煌飛投入新興產業養殖大閘蟹,一開始便遭遇嚴重挫敗。他後來聽說苗栗縣與上海海洋大學合作推廣養殖大閘蟹,決定前往苗栗發展虛心求教,終於創立大閘蟹生態養殖場,養出兩岸三地的冠軍大閘蟹。 |
每到秋季時分,就是老饕們大啖螃蟹的季節,這段時期的螃蟹長得最為肥美,不僅肉質鮮甜,蟹膏、蟹黃更是飽滿。
位在苗栗的「廖煌飛大閘蟹生態養殖場」,以生態方式養殖大閘蟹,更在兩岸的大閘蟹評鑑競賽得過特等獎冠軍,讓不少老饕甘願千里而來,只為一嘗大閘蟹獨特的美味。
►養殖熱 催生台灣美味大閘蟹
大閘蟹正式名稱為中華絨螯蟹,「青背、白肚、黃毛、金爪」被視為其外型特徵,由於肉質較一般螃蟹更為鮮美,一直以來就是許多老饕的最愛。在大陸,以蘇州陽澄湖所產的大閘蟹最具名氣,台灣過往並非產地,要吃大閘蟹還得前往大陸或仰賴進口才行。
十多年前,台灣興起大閘蟹的養殖熱,除了苗栗縣政府全力推廣外,大陸陽澄湖蟹也因未通過藥檢等事件,造成市場缺貨,讓台灣大閘蟹更曾風光一時。
但本土養殖成本高、存活率低,不少養殖戶紛紛轉型或退出,不過大閘蟹從此也成為台灣的美味食材之一。
►精養呵護 台灣大閘蟹食桌嬌客
廖煌飛大閘蟹生態養殖場位在苗栗龍騰,每到秋季就有不少熟門熟路的客人準時報到,甚至不少是遠從香港、新加坡等外地前來,只為品嘗得過「海峽兩岸大閘蟹評鑑競賽特等獎」等獎項的冠軍大閘蟹。
「台灣是『精養』,大陸是『粗放』,兩邊的養殖方式不太相同。」負責人廖煌飛一語道出兩岸養殖大閘蟹的差異,也說明了台灣大閘蟹需要更多的呵護與照顧。
►5重點挑出美味大閘蟹
如何挑出好螃蟹?該如何選擇好吃的大閘蟹?廖煌飛提供幾個觀察重點。
〔1〕聞香氣:大閘蟹有其獨特的鮮味香氣,會引起食慾,香氣愈明顯,代表大閘蟹愈健康。
〔2〕看厚度:觀察頭胸甲與腹部的厚度,愈厚愈肥,也可從蟹殼後端接縫處看有否撐開,縫隙愈大裡面愈飽滿。另外可放手掌內,上下搖晃感覺一下重量,較沉的通常整體質量較飽滿。
〔3〕掐蟹腳:蟹腳愈硬表示肉質扎實飽滿,吃來有彈牙感覺,相反地,愈軟表示肉質水水的不結實。
〔4〕觀蟹殼:蟹殼顏色愈深殼愈厚,若成黃綠色則代表殼薄,表示體內組織均衡生長,是健康好蟹。
〔5〕翻蟹底:若白底腹部有像布沾到油脂一樣的透明顏色,則表示體內油脂多,鮮味足質感細膩,但像這樣熟透的蟹很稀少。
(原載於財訊趨勢贏家特刊《2019全台特蒐四季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