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台灣企業具自信但目標保守 應勇於併購

分享到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5日電)科技日新月異,為了讓產業保有競爭力,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不過台灣產業創生平台調查顯示,企業普遍特質為「頗具自信但目標保守」,人才、技術、資金3缺方面,雖有挑戰,真正關鍵是市場需求有限,企業若勇於併購及嘗試,可望提升競爭力,從市場脫穎而出。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今天舉辦「2024台灣企業升級轉型論壇」,同步發布「2024年台灣企業升級轉型調查白皮書」,針對國內公開發行以上的大型企業進行調查。

這次調查有9大發現,台灣企業相當自信但目標保守,普遍採取穩紮穩打策略;解決三缺(人才、技術、資金)且以不脫隊為原則;人才政策向同業看齊,資源投入甚少;技術以自行開發為主;資金以自有資金為主;投資併購缺乏經驗;因應未來挑戰以內部途徑為主;營運策略由負責人與經營團隊主導;三缺是假議題,真正關鍵是缺市場需求。

調查指出,台灣企業具備高度自信,理應大步往前走,但對未來營收成長目標的規劃卻相對保守,普遍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

白皮書指出,過往調查顯示,台灣企業普遍憂心三缺議題,但企業一方面抱怨人才、技術、資金等3面向有所不足,一方面不願意比同業投入更多資源,似乎反映保守偏安的心態,並未加碼投入、尋求改變。

調查並指出,6成以上企業未提及缺人才是重要議題,更有高達8至9成的企業不認為缺乏技術及資金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大挑戰。整體而言,企業主觀上或許認為有3缺問題,但市場需求有限似乎才是真正關鍵。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創辦人黃日燦點出,台灣企業以往普遍特質是「亦步亦趨」,未來應朝向「脫穎而出」作為台灣企業未來奮進的目標。

白皮書建議,若要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保有優勢,企業應該左右腳並用,左腳是外部併購、右腳是自我成長,並勇敢嘗試,走不同的路。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今天致詞時,以自己在業界的經驗為例,直指許多業者想要轉型但沒有方向,目標空泛的轉型不會成功。

劉鏡清提醒,改革不能等,有錢時不改革,沒錢、生意不好時,也沒有機會改革;他特別感謝黃日燦響應政府政策、成立基金,輔導企業翻轉。

劉鏡清提醒,台灣少子化情況嚴峻,碳排壓力也會愈來愈大,雙重壓力夾擊之下,企業必須及早做好準備。(編輯:林淑媛)11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