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19日電)滙豐(台灣)今天公布台灣永續金融調查,逾9成金融業已將ESG納入決策流程,但也有業者對執行金管會永續金融評鑑提出困難,包含公司規章辦法不易制定,資料取得困難或不足,數據難量化評估,及需要更多人力財力等資源支持。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與企業永續發展協會進行「2023年台灣永續金融大調查」,了解國內金融機構,包含金控、銀行、證券、保險等,對永續金融的看法及落實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現況。
根據今天公布的調查結果,96家金融機構的ESG實踐逐步成熟;94.8%金融業已將ESG納入部分或全部決策流程,71.9%已設有內部政策或正式程序文件,將ESG納入決策流程,後者較2020年調查時成長約20%,顯見ESG策略對金融機構的重要性日漸提升。
滙豐(台灣)指出,調查針對金融環境、同業生態以及政策落實等3大面向,呈現台灣永續金融發展概況。
金融環境部分,多數金融業者支持並認同永續金融在各面向的重要性與發展性,針對未來決策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別於2020年以公司治理或財務為導向,今年多數金融機構預測系統性、無國界的環境因素,例如氣候變遷,將成為最重要的決策因素。
除氣候變遷環境因素,滙豐(台灣)表示,調查也發現由於客戶與投融資對象開始受到自然或生物多樣性因素影響,金融業者正嘗試了解相關影響性,並觀察客戶是否因此調整業務或活動。
至於ESG中的「社會」因素,調查發現,勞動、人權議題開始進入客戶視野,部分金融機構考慮減少或退出可能侵害勞動與人權的經濟活動。
永續金融生態面部分,滙豐(台灣)指出,近半數金融業者曾於2022年與往來對象,如客戶、服務供應商等,進行「議合」行動,鼓勵金融生態鏈低碳轉型、引導減碳。
滙豐(台灣)表示,雖然多數金融業已將ESG納入內部流程,但僅有24.2%自評具備足夠的應用技能,因此「投融資對象改善ESG揭露品質」、「更一致的ESG評鑑」以及「永續經濟活動認定類別」,為現階段金融業的最大需求。
至於政策落實面,滙豐(台灣)指出,對於金管會所提出的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近7成金融業認為此行動方案有助資金挹注,能提升市場對永續的關注度,進而驅動實踐。
針對目前已正式啟動的永續金融評鑑,金融業普遍認為環境(E)支柱難度較高;在環境支柱中,淨零轉型支援被認為難度最高,其次是氣候風險策略。
根據調查,受訪業者進一步表示,執行評鑑較具挑戰的部分為相關的公司規章辦法不易制定,資料取得困難或資訊不足,相關數據難以量化評估或無一致評估標準,以及需要更多人力、培育、財力和工具等資源支持。(編輯:翟思嘉)1120919
2020-03-26 22:19:14
2020-03-26 16:08:56
2020-03-26 15:57:56
2020-03-26 13:39:51
2020-03-26 13: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