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3日電)原發性顫抖症恐導致患者出現嚴重手抖,影響日常生活,現行治療方案效果有限。在國科會計畫支持下,台灣團隊率全球之先,破解顫抖頻率神經原理,以及神經不正常共振是由小腦內部產生,並實驗透過非侵入性的電刺激術,破壞顫抖頻率,有望成為未來治療契機。
國科會今天舉辦學術成果系列記者會,發布台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副教授潘明楷研究團隊,發現顫抖症的核心機制及治療契機,相關研究成果於今年5月登上國際頂尖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潘明楷表示,原發性顫抖症是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在高齡族群盛行率為帕金森氏症的5倍,產生的動作性顫抖會大幅影響患者日常生活,比如嚴重手部抖動影響飲食習慣等。
潘明楷指出,在基因和環境的複雜交互作用下,原發性顫抖症患者的致病成因不同,超過50%的病患對現行藥物治療反應不佳;而新興的「深腦刺激術」、「磁振導引超音波燒灼術」等技術,雖然初始療效大於7成,但療程後期的效果逐漸遞減。
為克服此種成因複雜的疾病,潘明楷說,團隊探索顫抖的根源機制,即一個有「固定頻率」的不自主運動,結合台灣強項光電科技,運用所開發的小腦腦波技術,發現小腦內部就能產生顫抖相關的神經不正常共振,而深腦刺激術只是阻斷共振傳到大腦,顛覆傳統上認為顫抖是大腦小腦間的共振。
潘明楷表示,團隊發現顫抖的頻率是由一群細胞放電的期望值所決定,在了解產生頻率的神經原理後,可以修改顫抖的頻率,並透過非侵入性的穿顱交流電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 tACS),干擾小腦共振頻率的穩定度,破壞顫抖頻率,緩解病患顫抖症狀。
潘明楷進一步指出,若在頭部植入電極片進行長期治療,因涉及臨床試驗,要真正應用到病患,時程上可能需要數年。
國科會表示,此研究成果首次將「精確、定量的神經計算機制」引入生物學領域,跨領域以物理學及數學的精度,將顫抖頻率等生命現象轉化成可以定量的數字,成功解釋疾病形成的核心機制,展現精準調節生物行為的潛力,為生醫產業發展與醫學領域帶來新一波革命。(編輯:張良知)11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