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親子部落客王麗芳從來不給小孩零用錢的,只讓小孩自己管理壓歲錢,想要有額外的收入,就得自己想辦法。如何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幫孩子培養金錢與理財觀念。 |
第1步►從觀察做起
從父親身上,王麗芳體認到時代在變,觀念就要跟著變,要掌握市場的脈動一定得從「觀察」做起。「先有觀察,才有對話,然後付諸行動,從實際體驗當中去學習,再建立能力。」王麗芳說。
王麗芳強調,小孩學齡前,大約3歲時就可以開始培養「觀察」能力,例如,她帶著學齡前的女兒搭公車時,會先跟小孩約定好「投錢時,要跟司機先生說謝謝你,辛苦了。」並且,她一定會用現金交易,而不是悠遊卡,這樣做的用意在於讓小孩體認「用勞務換取金錢」的概念。
第2步►學會與欲望共處
「有了觀察之後,我會開始跟小孩對話:你覺得當公車司機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他要不要會認字、看懂路牌指示?是不是要能和人溝通?」王麗芳強調,父母可以利用帶著孩子出門時進行觀察,針對特定人事物進一步的對話,建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與價值觀。
如果孩子還小、表達不明確的時候,王麗芳建議,可以從街景的描述開始。她會帶著孩子坐在街角,然後跟孩子說:「你現在有感覺到風在吹嗎?風從哪裡吹到哪裡?」「風在吹的時候,樹葉是不是在動?」「剛剛騎腳踏車經過樹下的小孩,她穿什麼顏色的衣服?」不只是用眼睛觀察,還可以鼓勵小孩把看到的東西畫下來。
「觀察是為了鋪後面的梗,懂得觀察,你才看得到別人的需求,對於金錢才會有概念。」王麗芳說。
當孩子開始對於數量、金錢有概念的時候,王麗芳與孩子之間的對話,就會更有深度。
舉例來說,帶孩子去一家店吃飯的時候,她會讓孩子去計算:「一盤義大利麵160元,老闆要賣多少盤,才有辦法繳8萬元的房租?」「開店的成本除了房租以外,還有沒有其他項目?」「以這樣的來客數,你覺得老闆1個月能夠賺多少?」在面對小孩要錢買東西的時候,多數父母會說:「買這個幹嘛,浪費錢。」「爸媽沒有錢,妳不可以亂買東西。」「等你表現好,就會讓你買。」然而,王麗芳不這樣做,「我會讓她買,但是我會讓她了解更多。」她說。
王麗芳的女兒有一陣子很迷某個卡通人物的東西,只要看見相關造型的衣物或鞋子都想要買,王麗芳不會阻止她,還會故意提醒女兒便服日一定要穿去學校給大家看。
「媽,我明天不想穿這件衣服出去。」
「為什麼?你不是很喜歡這一件嗎?上次看到非買不可,還要穿給老師看,怎麼不想穿它了?」
王麗芳認為,每個人都會有「腦熱」的時候,有一段時期特別想要買某樣東西,這個時候與其壓抑欲望、忽視欲望,不如學會與欲望共處,「不需要忽略自己的欲望,人要有欲望才會進步,有欲望才會前進,並且在消費的過程當中,你才有機會去了解自己。」
王麗芳說。與其一味地要求小孩「把錢存起來」,不如讓小孩花,給小孩機會處理金錢,即使花光了錢、買錯東西,都是很好的學習。「畢竟我現在還負擔得起,我寧願讓她早一點體驗。」這對孩子來說,未來面對外在更多的誘惑時,本身就會有「免疫力」,因為對她來說,已經知道什麼叫「沉迷」。
第3步►用勞務換金錢
從來不給小孩零用錢的王麗芳,只讓小孩自己管理壓歲錢,想要有額外的收入,就得自己想辦法。有一次王麗芳帶孩子們到公園,特地準備一個會發光的胸章,以免黃昏時找不到小孩。
「我女兒跟我說:媽,你這個買多少錢?你幫我進貨,我想拿去賣。」王麗芳告訴她:「外面商店一個賣20元,去批發市場買換算下來一個8元,賣一個就賺12元。」
還有一次,王麗芳的女兒用壓歲錢買了一台貼紙機,她拿著貼紙到校園義賣活動上去賣,沒想到銷路不如預期。這個時候,王麗芳會跟她說:「你知道為什麼賣不好嗎?因為取代性太高。」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機會,王麗芳嘗試在用她自己人生經驗教小孩一些事情。
王麗芳強調,孩子的金錢觀可以從小扎根,隨著年齡長大,慢慢加深親子間的對話。
「我跟孩子說,我可以把我的本事教給你,但是錢絕對不會留給你們。」因為本事可以跟一輩子,而不是自己賺的錢卻會誤你一輩子。
「小孩現在的能力如何,會決定未來他與哪一個自己相遇的,」王麗芳如此深信,自己的價值是自己給的,作為父母是幫不來的。
(原載於財訊趨勢贏家特刊《6堂課教出富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