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理財|花錢像學語言 透過練習提高財商2

分享到

布萊恩兒童商學院創辦人張森凱,曾在外商公司擔任13年財務顧問,也是兩個學齡前孩子的爸爸。他建議父母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加強存錢的意願,讓孩子從小建立良好儲蓄習慣。

父母可以適時教孩子怎麼存錢,灌輸「先存後花」的價值觀,譬如說,當孩子逛街時,看到喜歡的玩具,張森凱不會現場掏錢購買,而是準備一個小豬撲滿,每天回到家,就交給孩子10元,告知這是爸爸今天工作收入一部分,請他投入撲滿:「只要存夠錢,過一段時間就能買你想要的東西。」
 

設定目標 加強孩子存錢意願

張森凱指出,在教導存錢的過程中,讓孩子學會抓住兩個重點:一是設定目標;二是掌握時間。

一開始練習可從金額較小的物品開始,讓孩子自己挑選一個小目標,例如100、200元的圖畫本,每天家長給10元,2、3週就能達成,避免等待期太長,小小孩失去耐心;而撲滿最好是透明的小豬公,因為一旦錢的累積被看見,孩子存起來更有感。

透過一次次完成目標,讓孩子懂得存錢的意義後,就可以逐漸把目標加大,時間拉長,讓孩子對存錢這件事建立起自信,利用這個練習方式,張森凱的兩個小孩從200元的玩具,到600元的遊樂園門票,皆成功地達成目標,養成良好儲蓄習慣。

練習存錢 也要學會花錢

隨著孩子長大,受到外界影響,想要擁有的東西愈多,此時不僅要練習存錢,更要教他怎麼花錢。「多數華人父母要小孩儲蓄,卻不教如何花錢,這樣是不對的。」

張森凱自己就有慘痛的經驗,從小媽媽只告訴他一定要存錢,他乖乖把錢存進戶頭沒有動用;上大學後,一次去西門町遇到直銷,對方鼓起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他買產品,幾萬元積蓄一下子花光光,還欠一屁股債,「因為這麼多年來,我只知道存錢,對花錢這件事從沒有做過練習,自然容易上當。」

善用顏色記憶 學習分配金錢

在花錢的過程中,要孩子學會如何分配金錢十分重要,張森凱建議,此時可以用顏色記憶法,用紅綠兩色的小豬撲滿,為孩子建立兩個帳戶,每個帳戶各有一個清楚的目的,讓這個帳戶去執行它本身的功能。

像綠色小豬代表「夢想」戶頭,每當孩子拿到零用錢的時候,一定要存一部分到這個戶頭,它的性質如同之前的存錢撲滿,可能是買一張電影票、一本書、一張門票,或是更大的目標。

另一個紅色小豬則代表「花費」帳戶,「幫孩子建立這個戶頭,不是鼓勵他花錢,而是把支付的權利交給孩子,過程中會有一些討論的機會,藉此讓孩子明暸,消費有輕重緩急,有需要與想要之別。」

(原載於財訊趨勢贏家特刊《6堂課教出富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