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ETF排擠主動型基金發展 金管會修投信獎勵指標

分享到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2日電)近年台灣掀起ETF狂潮,為避免市場失衡導致主動型基金業者發展空間受擠壓,金管會修正「鼓勵投信躍進計畫」申請指標,包括計算投信基金複委任或委託海外顧問檔數或規模比重時,指數型基金、ETF及ETF連結基金等被動式操作管理基金將排除計入。

若有業者本身以發展被動型基金為主要商業策略,估受此項調整影響將較劇烈。2023年有3家投信申請「鼓勵投信躍進計畫」並取得金管會認可,包括元大投信、國泰投信及第一金投信,若依此次新標準回推至去年審查,3家投信中將有1家無法符合新標準。

為鼓勵投信業提升資產管理人才與技術,擴大資產管理規模並朝向國際化發展,金管會設有「鼓勵投信躍進計畫」,向金管會遞件申請並獲得認可者,可享基本優惠措施甚或自選優惠措施,例如縮短送審投資海外的投信基金申報生效期間、放寬每次送審的投信基金檔數上限等。

考量近年台股ETF掀起空前狂潮,為鼓勵投信業產品策略衡平發展並積極提升投研能力,金管會今天宣布修正「鼓勵投信躍進計畫」,部分指標調整為以主動式操作管理基金為計算基準。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在例行記者會說明,近年國內ETF規模快速成長,金管會考量到主動式操作管理基金的發展,較有助提升台灣資產管理人才投研能力,金管會希望發展主動型基金的業者更有機會申請政策優惠措施,因此調整「鼓勵投信躍進計畫」部分指標計算基礎。

黃厚銘說,市場上有業者以發展主動型基金為主、有些以發展被動型為主,近年ETF受歡迎程度趨高,投信業依「鼓勵投信躍進計畫」所設指標計算如檔數及規模時,難免會受ETF熱潮影響,金管會不希望因市場發展造成主動型基金業者發展受擠壓,希望適度調整躍進計畫申請指標,讓市場回到中性狀態。

金管會此次作出4大修正,第1,躍進計畫訂有投信基金複委任或委託海外顧問檔數或規模比重不逾1/2指標,考量被動式操作管理基金無須複委任或委託海外顧問,此項指標檔數或規模計算標準改為排除被動式操作管理基金,即指數型基金、ETF及ETF連結基金等均排除計入。

其次,躍進計畫明定至少3種類型基金平均報酬率須高於業界平均,考量被動式操作管理基金報酬率主要受追蹤指數所投資成分股市場波動影響,此項指標修正為僅限主動式操作管理基金。

第3,躍進計畫要求近3年投研團隊須達一定人數或比重,且人數及平均資產管理規模皆要成長,金管會將此項指標修正為不包含被動式操作管理基金經理人,且近3年投研團隊年平均人數由現行標準25人下修至20人,投研人數占總員工數比由現行標準20%下修至15%。

另一方面,屬大型投信適用的投研團隊人數、平均資產管理規模計算標準及中小型投信的投研團隊人數、投研人數占總員工數比標準均有調整。

第4,躍進計畫明定平均資產管理規模須排名前1/3或達一定金額,規模計算標準原為投信業得自行選擇適用「不含MMF」或「不含MMF及ETF」,金管會將「ETF」修正為「被動式操作管理基金」。

目前國內有38家投信,近4年每年均僅5家遞件申請「鼓勵投信躍進計畫」,黃厚銘表示,原先部分投信業者根據躍進計畫指標自行評估可能未能達標,即沒有送件,此次修正後,發行主動型基金業者申請機會可望提高。

今年有意申請「鼓勵投信躍進計畫」的投信業者,必須於6月底前送件,並將適用此次調整後新指標,金管會經審查後,預計9月底前公布認可名單及業者適用的政策優惠措施。(編輯:張均懋)11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