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選書|中古屋該這樣出價!

分享到

|4.0 選書|說「買不起」,你就輸了!

 

中古屋這樣出價,成功率才高!


買房社團頭號問題:「請問屋主開這個價,我想殺到這個價,大家覺得合理嗎?」打開YouTube教人買房的影片,也經常談「怎麼破解仲介話術」、「殺價技巧」。

 

但在知道怎麼殺價之前,有一個大前提:挑對時機買,比怎麼殺價更重要!
在房市多頭時期,市場熱絡,也就等於你的競爭對手非常多,這個價格你不買別人買,別說議價空間,很多時候還是買家自己不停追價上去。一旦市場反轉,房市下行,看房的人變得很少,情況就完全反過來了,這時候是代銷和仲介整天追著你跑,只要你願意出價,都說一定努力幫你談!

 

所以在房市越熱的時候,你一定要越冷靜,不要被周遭的人影響。房市冷了,像是現在2023年開始,以及接下來的二~三年,才是看房的好時機!就像我買第一間房時的2017年,市場上根本沒什麼人看房,屋主又缺錢急售,所以我幾乎沒什麼殺價就買到破盤價。這顯然不是因為我多會議價,單純是市場氣氛造成的。

 

所以買房的時機點,才是能不能買到便宜的關鍵,並不需要華麗的口才。當你的時機點對了,賣家有非賣不可的急迫性,價格才有鬆動的空間,然後才能進一步談議價的技巧。

 

中古屋從開價到成交,作為買方,談價格其實是分為兩個階段的:「出價」和「議價」。

 

當你看了一間房子後有意購買,你要先付一筆斡旋金給仲介,同時開出一個希望買到的價格,例如:屋主開價1,280萬元,你跟仲介說:「我要下斡1,150萬元。」斡旋金是為了證明你有誠意購買這間房子,仲介要向屋主展示確實有這樣一個買家,並且用你開的價錢嘗試跟屋主議價。如果仲介願意收斡旋金,就代表你出的價格有成交機會。儘管無論你出多少,仲介嘴上都會說「差太多」、「不可能」,但是只要他收了,其實就代表你開的價格並不離譜,是有機會談成的。這是第一階段的「出價」。

 

第二階段是當屋主認為你出的價格接近他心目中的成交價,但他可能還不夠滿意,希望再談一下,再加一點,這時仲介會約買賣雙方出來當面談。不過這個「當面談」,不一定是你真的會和屋主面對面坐下來直接談判,更多情況是被仲介安排在不同的房間裡,由仲介跑來跑去幫買賣雙方磋商,這邊叫你再加一點,另一邊勸屋主再讓一點,希望最終達成協議,就能簽約。這個時候坐在房間裡談價格的你,才是在「議價」或「殺價」。

 

所以談價格分為「出價」和「議價」兩個階段。前面提到,挑對時機點買,比怎麼殺價更重要,而在這兩個步驟裡,「出價技巧」又比議價重要。

 

出價


出價是你能根據市場行情及屋主的心理狀態做出判斷,開出一個合理、成交機會又高的價格。所以這一步的關鍵是,你怎麼判斷屋主的心裡狀態?

 

首先,你必須掌握屋主的「成本」,如果你殺價殺過頭,低於他的成本,除非屋主欠一屁股債急需用錢,否則是不太可能願意賠售房子的,這樣的出價成交機率也很低。所以出價必須巧妙掌握壓在他的成本之上,讓他不要賠錢,才有機會成交,你又能買得便宜。

 

要知道屋主的成本,除了實價登錄以外,還可以調閱「謄本」,能夠看出更多端倪。在「建物他項權利部」與「土地他項權利部」中,可以看出屋主當初向銀行貸款多少錢、是否有其他抵押權人,如果出現很多筆抵押,大概就能判斷屋主負債累累,缺錢缺很大,很可能代表要急售,願意便宜賣!但如果有民間借款,也會有機率出現債務糾紛,如果你買了這間房子,有可能連累到你。比較正常的情況是,在謄本上只看到一筆銀行的抵押,也就是一般的房貸,你比較不用擔心會出現節外生枝的債務糾紛。仲介在這方面的常識不一定會比你豐富,但你可以提出疑問,如果仲介答不出來,或者回答模稜兩可,可以要求他幫你向專業的地政士詢問。

 

而從他項權利部上顯示的「擔保債權總金額」,可以推算出當初的貸款金額,也就能大致知道他的取得成本。如果屋主取得時間在2012年實價登錄上路之前,查無成交記錄,就可以從謄本上的債權情況,推測屋主現在是否還有房貸?是否有還款壓力?這也是關係到他成本的一部分,也就等於你出價的參考之一。

 

擔保債權總金額÷1.2=銀行放款金額(銀行設定擔保時會將放款金額加20%來降低風險。)
銀行放款金額÷0.8=成交價(以一般貸款成數為8成估算,需視屋主購入時的屋齡與年代背景,7〜9成不等。)
除了買房的成本,屋主另外還會有仲介費、稅費等成本,這些在你出價時也要一併考量。雖然從謄本能大致掌握屋主的持有成本,但在房市多頭的時候,許多賣家沒有在跟你講道理的,他就是覺得可以賣到這個價,那麼這個時候,你也必須拿出理性,不要追價。

 

實價登錄對買賣雙方來說,賣家看高不看低,買家看低不看高,成交就是在彼此的期待落差之間找到平衡點。作為買家,如果不是在房市寒冬,也不要期待可以買到比實價登錄還要低的破盤價,只要不離譜,你又真心喜歡這間房子,就是合理的價格。

 

前面看謄本的「底價」議價法,較適用在房市相對冷淡時期,賣家心態較低。但如果在多頭時期,賣家才不管持有成本,一切看市場行情,這時候,除了從屋主的心態面來推測底價,你還必須知道如何正確計算「開價」,來判斷價格合不合理。

 

今天對方開了一個總價的數字,你要能落實到「每坪單價」,才能分析價格是否符合市場行情。學會看實價登錄是老生常談,但看實價的時候,不能看總價,必須看單價,而且是把車位剝離出來之後的單價。因為即使是同一棟樓,也會因為坪數不同、景觀條件不同、裝潢不同而導致最後在實價登錄上的總價不同,只有落實到單價,才是正確的比較基準。

 

舉例來說,你接到仲介傳了一個物件,資料上寫著權狀37坪,含一個7坪的平面車位,賣家開價1,700萬元。這時候,你要打開實價登錄,開始進行單價分析:

 

1.坪數先扣除車位面積,房屋含公設坪數是30坪。
2.調查附近平面車位行情(實價登錄可查詢),假設為200萬元。
3.總價扣除平面車位200萬元後是1,500萬元,除以30坪,得出每坪開價50萬。
4.每坪50萬元的單價,在最近一年的交易中,相同社區或周邊相同地段、相同類型、相同屋齡的房子比起來,偏高還是低?

 

接下來你的開價,也要倒推回每坪單價來評估合理性,並且設定「最高出多少」和「從這裡開始談」兩種價格,讓議價的結果,最終落在這兩者之間。例如你希望最多用1,500萬元買到房,這算是你的底價,那麼扣除車位200萬元,再除以坪數30坪換算單價後,是每坪43.3萬元,你要評估43.3萬元的價格是不是落在實價登錄的最近一年行情區間帶。接下來你還要設定一個滿意的最低價格,從這個最低的數字開始出價,再慢慢談判往上加,例如從每坪40萬元開始,加上車位後總價就是1,400萬元。

 

但要注意的是,你的出價是不是比實價登錄的最低價還要低?如果你的出價低於實價登錄,在多頭時期,是不太可能成交的。只有在房市寒冬,屋主心態較低,才有機率成交。所以你的合理出價,勢必要高於實價登錄最低價,但可以嘗試從最低點開始出價。

 

從以上的出價策略,就知道時空背景決定了屋主賣屋時的心態,房市是冷還是熱,決定了你可以用哪一種出價法。所以我不斷強調,要買到便宜的房子,最重要的關鍵是「挑對時機點」,其他策略都只是輔助。

 

另外要注意,實價登錄上如果出現極端的便宜價格,要再進一步點開詳情察看,通常會看到備註寫著「親友之間特殊交易」,這就代表賣家是出於節稅等原因,在形式上過戶給認識的人,所以用異常便宜的價格,這個無法反映市場行情,必須從參考數據中剔除。

 

以上才是正確的估價過程,不是隨便喊1,200、1,100、還是再打一點折算我1,000?這種沒道理的菜市場喊價法,絕對會被仲介列入奧客名單。只有從坪數單價分析,才有說服力打動對方為何你的出價很合理。

 

有些名嘴教人「直接打7折」、「打8折」,我不知道他到底是否真的買過房子,如果你真的在出價或議價的過程直接說出「打幾折給我」,我想賣家和仲介不會直接在你面前翻白眼,但是絕對在心裡罵你白目千百遍,然後恭送你離開,談都不用談。

 

前面談的是如何「出價」出得讓人心服口服,接下來講「議價」。


議價


議價指的是當你坐在談判會議室裡,和屋主就價格做最後的爭議。通常到了這個時候,價格不太可能出現大幅度變動,因為下斡旋的時候就已經議定了一個大致的價格,所以這個時候的議價,只是就零頭部分再討價還價。

 

掌握屋主的心態,也是出價策略非常重要的一環。了解對方賣房的原因,你在出價的時候才能更有底氣。站在屋主的立場,一定希望你加價,但如果你可以抱持平常心,不要患得患失,也不一定要被仲介或賣家的各種話術給動搖。我有幾次中古屋的出價,都是直接成交,根本沒有議價過程,我的出價就等於成交價。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我很清楚屋主為什麼要賣房、他的急迫性有多高,所以我才大膽出價,也對於能否成交有一定的把握。

 

當然從結果論來看,不議價就成交有兩種極端情況,一是我根本買貴了,所以屋主樂得直接同意;一種則是相反,屋主因為缺錢急售,而我的開價並無不合理,所以沒有再討價還價的必要。而真相究竟是哪一種,我不會想去追究,只知道價格是我付得起又滿意的,而且接下來的很多年,再也找不到那樣價格的物件了,只有越來越貴。買完就是沉沒成本,不要去糾纏那些理不清的過去,買到喜歡的房子更重要。

 

要說買房到底怎麼殺價,我會說其實並沒有所謂的技巧!就是「心態擺正,合理出價,堅守底價」罷了,只要你認真做過功課,最後如果還是買不到,沒有關係,沒有非買不可的房子,天下房子何其多。在對的時機點買房,多看房,多練習出價,但不要有得失心,遲早你會買到一間價格漂亮的房子。

 

《買房,也買自由:小資族的財富翻身之路》

作者:Tody 陶迪

本文由 時報悅讀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