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對抗房價?專家剖析影響物價四大因素

分享到

台灣央行將於本周四(3月21日)召開今(2024)年第一季理監事會,央行總裁楊金龍近日提到,若 CPI(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長期維持在1.5%~2%以上,則顯示通膨結構性有所改變,那就可能考慮升息。對此,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指出認為台灣物價受到 4 個主要因素的影響,牽動的層面很廣,「僅用升息手段無法解決,須產官學界合作研議更好的解方」。

進入 4 月,台灣即將面臨電價調整,這一變化有可能帶來整體物價的增加壓力。吳大任指出,電價的提升將普遍影響到各個層面,無論是工業或家庭用電成本都將上漲。此外,基本工資的提高使得雇主在人事開支上的負擔加重;電費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也將隨之攀升,造成經濟壓力。

關於房市的看法,吳大任認為,雖然升息可能會對房價造成短期的影響,這種作用是暫時性的。房地產市場受到供需關係、資本流動、成本等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單靠調高利率並不能根本上抑制房價的上漲。

吳大任指出,台灣目前物價主要受到 4 個因素的影響及牽動:

首先,能源政策正逐步從核能轉向綠色能源,如風能與天然氣發電,但這些替代能源的成本受全球政治動態影響較大。國際衝突與緊張局勢頻發,導致能源成本上升。即便轉向綠能,維護成本也不容小覷,這使得台灣電價長期看來有上升的趨勢。

其次,國內薪資水準相對較低,然而政府近年來頻繁調高最低工資,這使得以時薪員工為主的行業,如餐飲、旅宿業及服務業的運營成本提升。這些行業可能將成本轉嫁至價格上,因而推高物價。

第三點,房價居高不下的現象依舊存在。吳大任指出,從2020年至2022年間,台灣房價大幅上漲,導致租金隨之攀升。近年來,國內的房租指數不斷升高,年增率持續保持在2%以上,這一趨勢不僅提高了 CPI 指數,也對物價上漲造成壓力。

最後,面對淨零碳排放和 ESG 趨勢的壓力,隨著明年預計開徵碳稅,製造業、服務業以及不動產行業等將受到衝擊,原料與建材成本的上漲將反映在最終的物價和房價上,進一步加大物價上漲的壓力。

面對物價受能源政策轉變、工資增長、房租上漲以及環保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者建議政府需要跨產業協同合作,來尋找全面性的解決策略,而非僅依賴利率調整這一單一手段。尤其在當前出口表現不佳、經濟整體考量以及民眾的經濟負擔下,學者猜測央行不採取升息措施的可能性很高。

至於房價問題,吳大任分析指出,雖然利率上升可能會暫時影響房價,但長遠而言,房地產市場是由供需關係、資金流向、以及成本等多元因素所決定的。因此,抑制房價不僅需要透過信用管制等金融手段,還應配合政府的稅收政策和房地產政策的綜合調控才能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