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羅元駿台北4日電)史瓦帝尼證券交易所(ESE)今天與碳交所簽訂合作備忘錄(MOU),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除了建立雙邊碳權市場的連結與互動交流,更加強化兩國的關係;未來史國在台灣上架的交易,最可能的是以綠碳、黃碳為主的自然碳匯。
今天簽約儀式,由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與ESE CEO Ncamiso Ntshalintshali代表簽約,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史瓦帝尼央行總裁尼西(Dr. Phil Mnisi)及史國駐台大使蒙西比(Promise Msibi)擔任見證人。
田建中致詞表示,此次與ESE間的MOU,將為台灣及史瓦帝尼碳權市場建立長期合作機制,促進彼此溝通管道及拓展持續關係;史國以自然資源、農業見長,未來在碳權有望扮演要角,雙方合作初期,將相互提供碳權相關資訊、分享相關碳權技術與技能,未來進一步擴展至人才訓練或關鍵業務交流。
尼西致詞時指出,近幾年史國的氣候問題日益嚴重,像是洪災、旱災與熱浪等,都顯示面對氣候變遷刻不容緩;他指出,「巴黎協定」第6條規範締約國之間,可以經由資助其他地方的減碳計畫來抵銷自身的排放。
碳交所董事、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哲良表示,「巴黎協定」第6條未來可能是台史碳權合作的機會。
劉哲良說明,過去台灣對邦交國的外交,多半是出錢出力等援外計畫,這次簽訂的MOU,台灣若協助史瓦帝尼在碳權的技術與認證,之後史國將碳權轉到台灣上架交易,不論是提供政府、企業甚至個人使用,都是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的一大步。
田建中會後受訪表示,史瓦帝尼未來相關碳權若經國際機構驗證,並通過台灣環境部審查後,有望在台灣上架交易,其中最可能的是以綠碳、黃碳為主的自然碳匯。
綠碳即是常見的森林碳匯,指植物透過光合作用後將碳元素固定於體內,而黃碳是指土壤碳匯;田建中補充,例如種植方式改為有機耕種,與基本耕作情境相比,經機構認可後,土壤碳匯即可轉換為碳權。
至於媒體關注的第2批國際碳權進度,田建中表示,目前正和環境部溝通討論中。(編輯:楊凱翔)11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