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23日電)近年全球供應鏈重組,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蘇建榮表示,現在生產已是民主對專制、呈現2陣營,這並非「去中國化」,而是「友岸外包」,原本中國是世界的工廠,現在供應鏈已分散至自由民主國家。
蘇建榮接受自由時報「官我什麼事」頻道專訪,於今天播出。
蘇建榮提到,近年全球供應鏈重組最主要是從美中貿易戰開始,加上科技戰及疫情關係,很多企業從中國撤出,轉往其他地方。
蘇建榮說,歐美國家本來希望透過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讓中國經濟好轉、政治體制轉變,但發現事實上不然,中國挾經濟強勢,到處掠奪其他自由民主國家智慧財產、甚至技術。
他表示,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出版的「價值戰爭」寫得很清楚,現在基本上已是民主對專制,也因此生產分成2個陣營趨勢愈趨明顯,在此情形下,民主陣營形成共識,若要生產,民主陣營內一起有個供應鏈,這不能稱「去中國化」,而是「友岸外包」。
蘇建榮指出,美國是台灣重要貿易夥伴,雙方簽署21世紀台美貿易倡議,很多台商原先從中國生產、再輸出到美國,現在就近在墨西哥生產後,直接進到美國,生產供應鏈已轉變;原本中國是世界的工廠,現在已不是,而是分散到自由民主國家去。
蘇建榮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日本、美國甚至歐洲,均受高度重視,不過,台灣除了大型企業外,中小企業同樣非常重要,中小企業活力比想像中高、投資靈活性也更大,在全球供應鏈裡扮演角色不可忽視。
面對2050淨零轉型目標,蘇建榮認為,台灣財政將面臨2種風險,一是實體風險,必須強化國家財政氣候韌性,即在受氣候衝擊的時候,國家財政是否有辦法因應衝擊帶來的負擔;其次是轉型風險。
蘇建榮說,面對淨零,公正轉型同樣很重要,中小企業可能沒能力負擔轉型風險,政府如何協助中小企業相當關鍵,未來財政規劃必須非常審慎,包括財政政策、金融面挹注,也需要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攜手合作等。
蘇建榮提醒,越晚邁向淨零轉型,轉型成本越高,若台灣能及早因應調整,可用時間換取空間,讓轉型成本逐年分攤,而非一下子扛龐大負擔;金管會已訂定「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金融業未來如何走,可按規劃進行,金管會亦已委託金研院、證基會及保發中心負責永續金融評鑑,鼓勵金融業朝永續金融邁進。(編輯:張均懋)1130223
2020-04-09 11:44:10
2020-04-08 18:30:52
2020-04-08 18:25:52
2020-04-08 17:59:51
2020-04-08 17: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