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及台南海淡廠優先推動 估116、117年完工

分享到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曾智怡台北6日電)為因應氣候變遷造成的旱災威脅,經濟部水利署表示,將優先在新竹和台南推動海水淡化廠工程,預計於116年及117年完工,可在兩地各增加每年3000萬噸水源,而海淡廠的營運管理成本將由廠商認購。

水利署表示,以往國內海淡廠多興建在水資源條件較為不佳的離島地區,水利署110年已完成桃園、新竹、嘉義、台南、高雄等地區大型海淡廠址評估,優先推動「新竹海水淡化廠工程計畫」及「台南海水淡化廠工程計畫(第一期)」,行政院已於4月27日核定推動,預計分別於116年及117年完工產水。

水利署長賴建信今天主持海淡水布局記者會,賴建信表示,本島規劃推動的8座海淡廠每日可提供約85萬噸水量,以目前全國每日用水量1100萬噸而言,8座海淡廠興建完成後,總計供水可達每日用水量占比7%左右。

賴建信進一步說明,國際間萬噸級以上海淡廠每噸海淡水的成本低於1美元,海淡廠成本會因規模大小、管路和排水系統有所差異,但國際在水質處理等技術有所提升,海水淡化技術的成本降低為趨勢。

營運規劃方面,賴建信表示,在夏季雨量充足的豐水期,海淡廠只做基本的維運;在春季和冬季的枯水期,海淡廠將進行全面產水,搭配既有的水資源,以提升台灣供水穩定性。

賴建信說明,每座海淡廠年產水量約為3000萬噸,以新竹的寶山寶二水庫為例,這2座水庫蓄水量總計為3600萬噸,即1座海淡廠產水量為新竹2座主要水庫的總和;南部方面,南化水庫蓄水量約為8900萬噸,今年蓄水量最低來到約1600萬噸,未來若再加上海淡廠可提供的3000萬噸,整體蓄水率可達4成以上,有助提升南部供水穩定。

賴建信強調,海水淡化將導入民生公共系統,但未來海淡廠的營運管理成本將由廠商認購,除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也可確保生產穩定,這也是水利署優先在新竹和台南推動興建海淡廠的原因。

賴建信指出,已與新竹、台南科學園區內廠商舉辦說明會,相關金額仍須試算,未來規劃公開海淡廠生產成本供各界查詢,使營運和財務透明化。

水利署表示,在百年大旱期間,經濟部迅速建置新竹和台中緊急海淡機組,在短時間內發揮極大功效,因此參考國際趨勢,將科技造水納入「台灣各區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的重要工作主軸。

水利署指出,新竹和台南的海水淡化廠工程計畫,興建費用包含用地、取排水管、海淡廠及輸水管等合計新台幣280億元;水利署表示,這2項工程將進行國際招標,引進國際優秀的海淡建廠技術,藉此提升國內的海水淡化技術與扶植海淡產業。(編輯:翟思嘉)11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