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一家以水泥生產為主的礦業公司,於90年代,配合政府產業東移政策,在花蓮和平建立了全台第一個水泥專區,台泥的花蓮和平廠即將邁入第二十個年頭,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此刻,台泥決定打開工廠大門,打造台泥和平三合一循環園區,成為全台灣第一個「開放生態循環工廠」,將其努力發展的生態環境資產,結合和平村民保存的太魯閣文化,呈現在世人眼前,因此台泥舉辦「和平開放生態循環工廠」概念設計競賽,邀請專業人士及在校學生,共同參與台泥對於工廠結合生態、循環經濟、對公眾開放的未來大計當中,我 (編按:此為準建築人手札 作者 - 楊恩達 )有幸受邀參訪台泥和平廠,一窺其中樣貌。
喔喔!台泥和平廠!
從羅東車站乘著區間車前往花蓮,經過南澳車站後,火車鑽入隧道,當火車再度接觸到光明,看到豁然開朗的太平洋海岸,心情頓時舒暢起來,隨之見到海岸邊出現的大片人造建物,高聳的煙囪、在框架之間的設備、以及反射著陽光的巨型圓頂,就是我要造訪的地點:台泥和平廠。
台泥和平廠位於花蓮縣和宜蘭縣交界處的和平溪入海口南側,朝東邊是太平洋的浩瀚海藍,西側倚著連綿的山巒,一般人恐怕也和我一樣,鮮少有機會以和平火車站作為終點站,如果不是因為台灣水泥「和平開放生態循環工廠」概念設計競賽,恐怕我永遠都只會「經過」此處。
在和平火車站下了車,步出小小的站體,外面的台九線道路邊「和平工業區」指示牌,此間容納著水泥生產、採礦、發電廠、港區等重工業廠房,路邊工人正在修整道路,為2020年初即將通車的蘇花改做準備,蘇花改通車,意味著許多事情將發生改變,也可能為此地帶來更多機會。
台九線上,為了蘇花改通車而加緊趕工的工人
豎井?好像很厲害?
坐進台泥的公務車,行駛在之字形的礦區道路往山上爬,礦區道路勉強能供兩輛車通行,與台泥人員交談間知道,這片礦區最高海拔有1200多公尺,每天工作人員必須花約一個小時時間,搭乘車輛到山頂的礦場工作,然後再下山回到宿舍休息,我在來此參訪之前做過一些功課,許多報導中都提到台泥以「豎井」開採工法,卻難以在這些文章中找到讓我能清楚瞭解其全貌的描述,車輛上行到一處停下來,已經來到豎井隧道口,隧道口外側的平台比礦區道路寬敞不少,倚著平台邊緣的欄杆,有種「哇!原來是這樣呀!」的感覺,立刻將手機拿出來狂拍,水泥廠、發電廠、和平港、蘇花改高架道路、波光閃爍的太平洋盡收眼底,「和平開放生態循環工廠」概念設計競賽的基地範圍也是一覽無遺,也難怪在設計競賽的需求中,這個能夠看到廠區全景的立足點要有一座「觀景平台」,但由於位處陡峭山坡上方,加上可供使用的面積不是太大,觀景平台的主要功能還是在於為訪客提供一個駐足、俯瞰整片廠區的所在。
從隧道口預定的觀景平台位置遠眺
隧道口上方的字標示著「台泥和平石礦 第三號豎井捷運系統」,右邊是「民國八十八年擴建」,左邊則是「辜振甫題」,1995年,台泥隨著政府的產業東進政策,落腳花蓮和平工業區,台泥至今已持續投入超過 37 億元新台幣維護豎井開採設備,目前共有三套豎井開採系統,供應各廠生產所需。
台泥和平廠豎井隧道口
車駛入隧道內,深入山體的隧道令我不禁想到媒體多次報導的「佳山計畫」,在花蓮某座山頭挖空作為中華民國空軍的後備基地,台泥的這條隧道沒有寬敞到足以讓飛機起降,卻是台泥開採作業的重要一環,和其他水泥業直接從山側開採、快速運輸、減少成本的方式不同,進行開採作業時,使用山頂平台式運輸法進行礦山開發,降低對環境的衝擊、污染以及山體結構的影響,以三號豎井為例,第一段豎井深達700公尺、直徑約6公尺,石灰石從山頂落入豎井內,我來到隧道深處,在一個將近三層樓的空間內,我見到三號豎井落下的石灰石是如何被梳理、粉碎,「整理」成更小體積的石塊;之後我轉往另一個下方的空間,挑高約五層樓的空間內容納著龐大的設備,將上方被「整理」過的石塊往下帶,經過旋碎機,粉碎成更小體積的石粒,才會送上平面輸送帶往第二段豎井,第二段豎井深約250公尺,經過第二段豎井後,小顆粒的石灰石抵達地面上方10公尺高的輸送管內,送往水泥廠處理。
三號豎井所使用的旋碎機
乘坐的汽車駛在連綿數公里的隧道內,道路在某個地方分叉往不同方向,而且前往高低不同處,車前燈光束及隧道內不很密集的光源,深邃的空間和粗糙的壁面,路旁是持續運作的輸送帶發出轟隆轟隆的聲響,身處其中有種難以言喻的夢幻感,與台泥人員交談方知,這裡的第一號豎井是由日本工程公司採用Alimak工法開闢,之後的第二號、第三號豎井都是藉由之前的經驗,改良而成的工法所開闢,從豎井的開闢到隧道的開鑿等,無一不是浩大工程,卻能有效的減少環境影響表面積,山坡上的植披不被砍伐,至於山頂上的礦區,我則無緣前往探訪,根據台泥人員說明,在山頂礦區與山坡交界處建立高2公尺以上的擋土牆,避免大雨降下會溢流至山坡造成土石流的危險,加上山坡仍保有最多的樹木,發生土石流的機會更少了許多,台泥和平廠建立起一套獨特的建造、運輸、生產系統,每年有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產業界及學術人士到此參訪。
豎井隧道內
將至隧道口,看見的藍是天空與太平洋
台泥做生態保育,怎樣做?
不少人可能都聽說過位於屏東縣高樹鄉,在台泥支持下所成立的「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在台泥此次舉辦的設計競賽中,預計在循環經濟廠區旁,以溫室、花園、鳥園或以某種建築形式,打造該中心的第二個家「希望種子館」,借重該中心之植物保育專業能力,深入探索、蒐集、復育,從海濱、港區、低海拔廠區到上千公尺的山林、礦區以及和平溪周遭生態,這也是為何台泥在山頂礦區開採時,會保留珍貴的表土,為了在開採結束後,將土壤覆蓋到礦區做為復育植物之用,盡可能的將生機還給大自然。
該中心帶來的復育成果及在地生態資料,將透過「多功能體驗館」舉辦的常態展覽、主題特展、視聽展演或生態教室等方式,促成台泥與人們交流與對話,在生態保育形成更多共識。
從循環經濟到碳捕捉
和平工業區最特別的是其採用「水泥廠、電廠、和平港」三者之間以資源互補的方式協同作業,採取循環經濟的概念,大幅減少可能的浪費;水泥生產過程所產生的石灰粉,可供應電廠作為脫硫原料,脫硫產出的脫硫石膏又是水泥生產添加成分之一,和平電廠在燃煤過程產生的煤灰又可作為水泥原料,和平港是生產水泥所需的燃料、與鐵渣、石膏、爐石等原物料的輸入港,也是水泥產品直接輸往各港口的輸出港,與道路運輸比較,可提升效率、降低環境影響、減少交通衝擊。
將水泥廠及火力發電廠在生產過程中無可避免的廢棄物,以互補、再利用及就近運輸,減少廢棄物及節省能源,令資源有效整合,最終的產物是「電力、水泥產品、二氧化碳」,但這樣還是不夠,目前地球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二氧化碳!
然而,當我來到一個房間,看到一根根直立的柱狀體內懸浮著紅色的物質,工作人員操作著桌上的設備,分析藻類的型態與特性,再度令我受到震撼,竟然在台泥的工廠裡看到類似生技公司的研究室場景,與實驗室研究人員交談,原來,台泥在幾年前就已經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碳捕捉與利用技術,台泥建立的「雨生紅球藻養殖系統」與廠區戶外空間建立的一套微藻養殖系統,就是為了解決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目前的數據指出,1公斤雨生紅球藻可捕捉1.83公斤二氧化碳,目前研發藻類的運用方式包括轉為蝦紅素、DHA、生質燃料等使用,雨生紅球藻之蝦紅素濃度,為磷蝦250倍、鮭魚的6,000倍,慚愧的是,在來到台泥參觀前,我只知道蝦紅素都是由磷蝦生產,台泥固碳養殖的蝦紅素紅球藻,還可作為素食者的健康食材,與工研院共同開發的「減碳環保麵」,十五碗相當於一棵樹一天的減碳量,除直接食用蝦紅素紅藻外,也已經研發出「ASTAROSE」蝦紅素保養品,就目前看到的研究發展路徑,為了持續減碳,未來應該還會持續推出不同的產品;台泥與工研院將共同打造全世界最大鈣迴路碳捕獲試驗廠,戶外可參觀微星藻養殖區,及室內雨生紅球藻實驗室,提供台泥生質能源、蝦紅素萃取與研發的核心場域。
雨生紅球藻養殖系統
垃圾帶來的難題
接著,我來到水泥廠的八樓,雖然說是八樓,但每一層樓的高度都不是一般所習慣的3公尺,為了容納各式各樣的生產設備,每層樓高往往超過9公尺甚至更多,所以在八樓的高度,往下能夠更清楚的看見「和平開放生態循環工廠」概念設計競賽的基地範圍,「二氧化碳捕獲試驗廠」以及「垃圾資源化館」,廠房結構及設備硬體已另委託專業廠商設計,在此次設計競圖,參賽團隊需要提出該建築物的外觀構想。
根據報導,由於花蓮縣的掩埋場滿載加上缺乏焚化爐可處理,雖然多數生活垃圾可送到鄰近的宜蘭利澤焚化,但如果遇到利澤焚化爐因為某些原因拒收垃圾(逾使用年限報廢、拒收等),花蓮須自行處理這個大難題,解決方案之一是與台泥合作,利用台泥水泥窯1300度高溫協同處理垃圾,一般的垃圾焚化爐以攝氏800度處理垃圾,和水泥窯以1300度焚化垃圾後的產物差異甚大,800度的溫度,焚燒垃圾後仍會產生飛灰、爐渣等須處理的廢棄物,也無法解決戴奧辛問題,水泥廠燒窯過程產生1300度高溫焚燒垃圾,則無須再處理廢棄物,「垃圾資源化館」將協助處理花蓮一般生活垃圾,是台灣台第一個水泥窯協同處理生活垃圾之科技化廠館,除了機能之外,也將以開放、透明之設計理念,提供環保教育與休憩觀景之功能。
從水泥廠八樓下望,可看到設計競賽的基地位置
工廠為何要開放?
為了更瞭解設計競賽的基地,我走入「多功能體驗館」及「希望種子館」的預定區域,雖然離水泥廠房不遠,步行其中,會發現各式各樣植物漫生,不時聽見蟲鳴鳥叫,生物多樣性並未因為水泥廠而消失,從樹叢間看到巨大的廠房量體,抬頭望見植物附生其上的輸送管,有種錯覺,彷彿置身於宮崎駿作品中,人類痕跡被大自然覆蓋。
參訪行程最後,我進入和平港區,來到最遠端的碼頭上,回望在隱約翠峰與碧藍水波間的和平廠區,腳下的海水裡清晰可見魚群在珊瑚礁間迴游,和平港已經取得歐盟生態港認證,足見這片海域的生態健康程度經得起檢驗,身為海洋的愛好者,未來附近海域如果能夠結合開放工廠,變成人們划船、風帆、戲水、浮潛等親水的區域,太陽、藍天、碧海、水上活動,光是想像就覺得很美好。
曾經從媒體上閱讀到,附近和平區域(和平、和中、和仁三個部落)的一些居民因為台泥要幫花蓮代處理垃圾而抗爭,張安平董事長親自與居民對話,而且不只是在抗爭現場與民眾對話,也參與各種活動與民眾交流,張安平董事長認為要化解誤解的最好方式就是開放,就是開誠布公,甚至是直接打開工廠,供民眾參觀、促進對話,如此構想與此次「和平開放生態循環工廠」概念設計競賽的「開放」二字有密切關連。
前往和平火車站搭車前,特意繞往和平村,看到了未來蘇花改連結到台九線的交流道,由宜蘭來的車輛不必進入和平村,就直接走台九線前往花蓮市區或太魯閣國家公園,過去因為落在花蓮、宜蘭的交界,加上又是和平溪的入海口,和平村的聚落因此而成為原住民與漢人共同生活、交易、南來北往的休息點,但如果因為蘇花改通車而讓這個聚落直接「被跳過」,對在地人而言不是件好事,台泥先是籌劃在廠區內設置了一個「生態市集」,打開圍牆供蘇花改通車後的遊客到來歇腳,也是為地方創造與外界的連接點。
經過二十多年,植物附生於輸送管
彷彿置身於宮崎駿作品中,人類痕跡被大自然覆蓋
從和平港回望廠區
和平港海域看得見魚群
寫在最後
從羅東搭乘客運回到台北,出了雪山隧道,正是黃昏,繁忙的車流與無數燈火,顯現這座城市的無限活力,這一切無論是可見或不可見的,從橋樑、隧道、下水道、高速公路、車站、辦公大樓、醫院、集合住宅等,全都與水泥的生產供應息息相關,文明發展至今,歷經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原子時代、資訊時代,尤其是工業革命後,無論是人才的培育、知識的累積、材料的應用、技術的發展,人類往前邁進的步伐越來越大,類似於水泥生產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的產業不勝枚舉,人類想持續保有文明果實,又要與地球環境彼此依存,「發展」與「生態」、「商業價值」與「社會責任」,是相互矛盾或者可以成真的命題?在我眼裡,這才是此次台泥所舉辦競賽的核心問題,我不認為台泥已經有答案,因此,邀請世界上許許多多的聰明腦袋共同來出謀畫策,不是為了台泥,也為人類。
從台泥和平廠向北看,即將通車的蘇花改,蘇花改將帶來許多機會與改變
2020-01-06 18:09:11
2020-01-06 15:21:03
2020-01-06 14:53:02
2020-01-06 12:11:57
2020-01-06 11: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