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作品的穿透性

分享到

在藝術博覽會的大競技場中,雖然仍有主、副走道的區別,然而在等高的3.5米展牆、統一使用由大會提供的燈具(當然打光技巧仍分高低)下,所有藝術家具備的條件相較於其他的展出空間,幾乎是十分均等而且相當公平的。

對於參觀者而言,偌大的展場空間雖然頃刻間會喪失對平面、立體作品大小的判斷能力,但幾個小時逛下來,哪一張作品給予自己的印象最為深刻、甚至深烙腦海一事,卻是怎樣都騙不了人的。

台灣藝術家 林浩白 作品

常常我們會說一幅作品是「好作品」,其評判標準雖然不一,但總歸而言,就是畫面具備一種「耐看」的元素。也就是說,作品不一定大、顏色不一定繽紛,但在經過藝術家巧奪天工的雕琢之下,超越了存在於現世的「平均美」。這樣比喻或許還是很籠統,但身處藝博的你,卻可以透過幾個簡單的實驗比較高低。

一,你是否在一群作品當中,即發現了它的存在;二,它是否比起現場同尺幅、甚至更大尺幅的作品,在同樣高度、燈光映照的白牆上,有著更強烈的存在感;三,你可以走到距離作品非常遠的地方,試著眺望一下那張心儀的作品,是否能穿越過距離的考驗;四,在你稍事休息、緩和一下因長時間步行而感到緊繃的兩腿肌肉時,試著閉上雙眼,看看剛剛那幅作品,存在心頭的印象,是否仍然十分清晰。

 

日本藝術家 平子雄一 作品

 

透過上述四個步驟,你將能輕易地感受藝術品所擁有的「穿透性」與畫面「張力」。雖然這不代表作品就此擁有著無限的前景,但私心覺得,這會是一個在評判作品價格、藝術家名氣高低外,直覺性的,評判畫作(在你心目中)存在感的一種方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