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家開始「玩真的」

分享到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過藝術市場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一件原本很尋常的事物,放大個幾十倍便是藝術。

而回顧華人歷史中,也有位文人對於「大」做出過完美詮釋-此一出自於徐志摩日記《西湖記》的「數大便是美」詮釋如下。
「數大了似乎按照著一種自然律,自然的會有一種特別的排列,一種特別的節奏,一種特殊的式樣,激動我們審美的本能,激發我們審美的情緒

日本藝術家 加藤泉 作品

日前台灣藝術論壇的講座中,熟稔西洋美術史的鄭治桂老師,以阿曼耗費2,000噸的混凝土,將60輛汽車固定的紀念雕塑,高達18公尺的《長期停車場》來說明。當藝術家開始「玩真的」的時候,所有人也就會將此當成那麼回事了。
在那個科技不如今日發達的現代雕塑家尚且如此,今天有志於世界 / 社群媒體「發光」的當代藝術家,又怎能不循此道。
既然媒材有所極限就用氣球對吧,搭配原本眺望便令人瞠目結舌的富士山本體;或者漂浮海上、徜徉河川之上的黃色小鴨,執牛耳的當代藝術家,一次次給人們帶來「偌大」的震撼

日本藝術家 塩田千春 作品

本次加藤泉群馬原美術館的展覽大門一開啟,第一眼也帶給我相同的「數大之美」。反觀台灣本土,似乎便只有雕塑家各自表述,礙於「經費」前提,此一「激動」也仍存在於當代名家身上,可惜之餘,反觀發展空間可謂甚大,您說是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