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經濟來臨 陳冲:思考建立普遍性基本所得

分享到

(中央社記者吳佳蓉台北19日電)面臨新興科技衝擊及零工經濟(Gig)來臨,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表示,法規制度也應作相應調整,建議思考建立「普遍性基本所得」(UBI)制度,可能財源來自比爾蓋茲提議的機器人稅等。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今天發出新聞稿,歸結基金會董事長陳冲及與會講者,18日於東吳企管財經講堂第四季第五場次「AI經濟及Gig(零工)經濟夾擊下,人力資源的新挑戰?」所發表的看法。

陳冲表示,AI等新興科技衝擊與零工經濟來臨,如今已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全職工作漸漸消失,勞僱關係改變,政府與民間都應該積極思索法規轉型,建立相關制度,並具體提出三大建議。

陳冲指出,第1,政府應積極升級或調整既有技能,以契合新興知識型工作職能需求。第2,應考慮零工經濟對社會的影響,例如思考建立「普遍性基本所得」(UBI,又稱無條件全民基本收入)制度,維持國民基本生活保障。

根據維基百科定義,UBI指的是沒有條件、資格限制,不做資格審查,每個成員(如該國國民)皆可定期領取一定金額的金錢,由政府或團體組織發放,以滿足人民的基本生活條件。

陳沖說明,瑞士近年來二次公投,支持普遍性基本所得的比率已越來越高,顯見重新設計薪資制度環境已逐漸成熟,可能財源為微軟公司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提議的機器人稅等。第3,是強化對程式語言的學習,台灣政府已將程式語言列入107年度課綱,未來世代的第二外國語將為程式語言。

另一名受邀講者東吳企管系副教授劉敏熙表示,零工經濟優點包括多樣化的工作選擇、工作時間彈性、勞動自主的提升、可有效平衡工作與生活,不過因工時較少,使零工工作者平均收入比全職工作者低約58%;統計而2018年台灣從事非典型工作者約81.4萬人,占比7.1%。

劉敏熙指出,零工經濟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僱傭關係界線模糊,零工工作者反而成為勞動弱勢,不享有勞健保,也沒有雇主提撥薪資6%的勞工退休金,若要投保,需加入職業工會,所有成本需自行負擔。

劉敏熙說,為此,目前德國政府提出「第三類勞工」概念,為介於僱傭和承攬間的「類勞工」,在工作過程中不受雇主指揮監督,但大部分收入卻來自同一家公司,能享有社會保險,也可加入勞工和雇主簽訂的團體協約,是相對可行的制度。

劉敏熙表示,另一項挑戰為各國政府思考實施「普遍性基本所得」(UBI)的時間與方式,對此必須要有縝密規劃,尤其是相對應的財源,如機器人稅、AI使用稅等,需有配套制度。(編輯:蘇志宗)10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