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世界 大學3大趨勢 〔上〕

分享到

2019年是「台灣教改新世代」的起點。

十二年國教108課綱上路、大學學測考招五選四首度登場、技職統測分發加權彈性調整以及四技甄選把「專題製作學習成果」或「專業實習科目實習報告」列為第二階段備審資料的必繳項目。

教育新潮國際交流和跨域選修

迎接這場台灣教育巨變的學子,全是降生於21世紀的「數位原住民」(編按:2019年高中應屆畢業生為2001年出生)。

除了,中小學教育現場正為108課綱的素養課程做準備外,大學作為學校教育最後一哩路,也為了這群新世代的學子進行課程規畫、學分調整,以及畢業學位授予等,從專業學習內涵到法規制定,進行全面調整。

大學問網站從籌備到上線迄今,歷經6年,深入研究台灣高等教育政策,並進行大學考招的大數據分析。我們也實地走入台灣各大學現場,發現隨著2018年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啟動,以及世界轉型的浪潮,大學課程及學分選修最關鍵的轉變正是「國際交流學習」和「跨域選修」。

2018年10月,網路新媒體大學問網站和《財訊》跨媒體合作,針對全國149所一般大學、科技大學及軍警院校發出「國際交流學習」和「跨域選修」兩份問卷調查,總計131所大學,提供相關課程和修習學分資訊。

這份調查不僅給2019年即將考大學的莘莘學子,作為選填大學志願的參考之外,更透過產業報導、趨勢分析的角度,讓大家了解在台灣無論一般大學或科大,面對往後網路時代AI應用崛起,未來人才養成「跨領域學習」和「全球化能力」是刻不容緩的,可預見3大趨勢:

趨勢1國際學習跨國走出去

對高中生而言,「全球化能力」聽起來非常抽象,具體落實在大學課程當中,我們發現大學運用「國際學習」、「國際交換」、「雙聯學位」及「海外實習」針對不同類型和專業領域的學生,搭配短期交流的國際學習,無不是藉由跨國互動學習的體驗,拓展國際視野,以迎接未來的全球化。

早期的海外學習體驗,多限於外語學院學生進行半年或一年的國際交換生課程,然而今日不限學科、學門,不同領域的學生,都有機會到海外的大學交換學習。國內許多大學更進一步與海外姊妹校,合作「雙聯學位」,在大學四年期間到姊妹校相關科系研修學分,不僅可以採認學分,未來更可以同步取得國際姊妹校的大學畢業證書。

技職體系著重「實務學習」,實習都是科大學生的必修學分。

現在實習地點並不限於台灣,而是在歐美、亞洲等各個國家,尤其餐旅群科系,許多台灣學生在學期間就進入跨國旅館、餐飲集團、度假村、航空交通行業實習,表現優異學生還直接留任國外就業。對於經濟條件不佳的同學而言,許多海外實習還有實習津貼,不僅能打開全球化視野,同時也能自食其力走出去。

這些海外課程及實習,配合教育部「學海計畫」等政策,還有機會申請出國津貼和獎學金。

(原載於財訊趨勢贏家特刊《為孩子選對最佳大學》)

 

► ► 〈教育與世界 大學3大趨勢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