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18日電)5G競標「失速列車」暫時靠站,但業界分析,若NCC沒有政策介入,2月下旬開打的第二階段競標金恐仍暴衝。有學者建議,天價標金應「專款專用」促進相關電信發展,也有學者認為,應直接發放5G消費券,補助消費者「無痛升級」。
台灣5G第一波釋照自去年12月10日開始競標,經歷了27個競標日,總共261回合的程序,終於在今年1月16日以新台幣1380.81億元的天價標金,暫告一段落。其中熱門頻段3.5GHz的標金1364.33億元,僅次於義大利與德國,每10MHz的單位取得價達50.75億元,創下世界紀錄。
5G競標「失速列車」暫時靠站,一名業界人士受訪時苦笑表示,這是一場慘烈的戰爭。雖然標金高得嚇死人,但在農曆年前結束,至少可以稍稍鬆一口氣,並著手準備協商以及可能進行的第二階段位置競標。
該人士坦言,在競標之初確實沒有預期到標金會飆得這麼誇張,因此在競標過程中,一直在調整策略與規劃,但終究趕不上變化。
他也說,目前高額標金已經是既定事實,接下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雖然訂出了長達1個月的協商期,盼業者間以協商代替競標,但是不論這段時間是1個月或1年,最終結果都是一樣,業者間為了搶好位置,誰也不讓誰,終究會走到競標一途,而且屆時規模較大的業者一定會不計代價堆高標金,搶下好位置。
根據NCC規劃,第二階段位置競標將在2月21日進行,如果在2月21日之前業者完成協商,就不進行位置競標,但由於這次3.5GHz釋出的270MHz頻譜中,有「魚頭、魚肚、魚尾」之分,中段是最好、最乾淨頻段,恐怕會再掀起電信業一番競爭。
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副秘書長劉莉秋告訴中央社記者,這次釋出270MHz的數量已經很少,其中只有中間的120MHz是成熟、技術穩定的頻段,可以最快投入建置與商轉,其餘的150MHz中,大約有50MHz面臨干擾問題需要時間清理,可能因此影響商轉時間;至於剩下的100MHz,則面臨相關技術不成熟或是較為昂貴。業者若無法搶到精華區,注定將會影響5G的建置規劃。
「如果讓業者自行協商,成功率幾近於零。」劉莉秋坦言,第二階段的位置競標激烈與困難程度絕對不下於第一階段的數量競標,NCC作為主管機關,在這長達1個月的協商期中,絕對不應該放由業者自行協商,一定要介入並且以政策工具引導。
劉莉秋進一步說明,3.5GHz的270MHz就像是一大片土地,每個地方的情況都不同,有些地方非常肥沃,有些則是非常貧瘠,如果最終有些業者願意、或不得不到比較貧瘠的土地去開墾,那政府應該也要有肥料(輔導政策)支援,靠後天努力彌補差距。
台大電信工程學研究所教授林宗男指出,5G的發展牽涉國家的產業進步與生活模式轉變,這次堆高的標金確實對於5G往後的發展會造成影響,不過他也認為,5G高額的標金可視為是政府預先收取的5G稅金,但這筆收入應「專款專用」,用於電信發展。
不過,交通大學副校長林一平認為,5G至今「沒有殺手級應用」,也就是大家目前所想像的5G應用都可以靠4G做到,因此,更重要的是能整合物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的後端5G核心網路及服務平台,而前端不必執著於昂貴的5G無線平台,應該儘量用便宜的4G、Wifi及光纖技術。
他說,5G競標總標金可能會再往上衝,加上電信業者的基地建置成本,未來資費可能要墊高到千元以上,影響消費者的使用意願,最終5G產業可能在惡性循環下死掉。
林一平指出,台灣基於繼續支持台積電、聯發科以及下游製造產業,5G技術非走不可,但能量要夠大,才能讓成本降下來,因此他認為,不要再走4G提撥部分競標金,協助電信業者進行建設與創新應用服務的老路,建議應該直接發行5G消費券,補助消費者「無痛升級」,量夠大才能推動技術繼續往前走。(編輯:林孟汝)10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