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鳥經濟學課 說明鴿派鷹派還有貓頭鷹

分享到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9日電)中央銀行在臉書開課,主題是「鳥經濟學」;由於媒體報導央行利率決策時,常以「鴿派」、「鷹派」來形容,部分民眾可能看的霧煞煞,央行指出,背後其實指的是貨幣政策態度支持寬鬆還是緊縮。

中央銀行今天於臉書粉絲團傳授央行貨幣政策決策成員的「鳥經濟學」,一般而言,「鴿派」指較關注經濟成長的決策成員,通常傾向於採較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支持經濟成長;至於「鷹派」,則較重視通膨對經濟所帶來的傷害,往往偏向於支持較緊縮的貨幣政策,避免高通膨的危害。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一再呼籲美國聯準會(Fed)降息來提振美國經濟,近期他所提名的兩位Fed理事,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St. LouisFed)研究主管華勒(Christopher Waller)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執行董事謝爾頓(Judy Shelton),也被視為與川普立場相近、支持寬鬆貨幣政策的「鴿派」人士。

歐元區方面,日前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非經濟學家出身的新任ECB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可能會倚重偏「鴿派」的ECB首席經濟學家雷恩(PhilipLane),故推測拉加德也會是「鴿派」。

央行補充一段有趣故事,當被媒體詢及屬於哪一派時,拉加德幽默地表示,她本人並沒有「鴿派」或「鷹派」的傾向,而是帶點智慧的貓頭鷹;她指出,貓頭鷹傳統上被視為智慧之鳥,在黑暗中看得很清楚,且視野廣闊,希望能確保ECB管理委員會在內部討論時,能以有效率且平和的方式進行。

在ECB有關貨幣政策的討論中,拉加德多主持討論,而非主導,迥異於前ECB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作風;正因為這樣,「鷹派」的德國央行過去只能對外發表反對意見,未來可望直接在ECB內部表達異議,再度發揮自身的影響力。

央行最後表示,今年1月27日甫上任的第20屆理事會15位理事中,有5位是新任理事,台糖董事長陳昭義、政大經濟系特聘教授洪福聲、台大經濟系特聘教授李怡庭、中經院院長陳思寬、台經院院長張建一,這幾位新任理事也將於3月19日舉辦的央行理監事會議中首次登場。

由於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延燒,重創全球經濟,美國聯準會3月初更緊急宣布降息2碼,市場預料主要國家央行將陸續跟進;而台灣央行3月19日舉行的理監事會,到底態度「偏鴿」還是「偏鷹」,也成為各界關注焦點。(編輯:張均懋)10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