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5日電)武漢肺炎疫情升溫,新科技支援防疫,打造「全外氣循環熱交換空調系統」,幫醫院快速打造負壓病房,不僅避免院內病人交叉感染,也能讓檢疫站醫護人員與民眾不再「心驚驚」。
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科技部推動新科技支援防疫工作,勤益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翁國亮帶領團隊打造「全外氣循環熱交換空調系統」,首創熱交換技術,運用水分子壓力差及水二相能量轉換,節省能量消耗,降低「負壓空間」建置成本,已申請多國專利。
翁國亮表示,群聚感染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空調系統,如果醫院採用這項系統,就能以低成本方式打造類大自然空間,如同「加裝一台大型冷氣機,就能打造『微負壓』空間」。如果台灣之後需要大量空間收容疑似確診個案,可以把系統應用到防疫旅館、社區防疫中心等。
翁國亮解釋,一般負壓隔離病房,不只病房外要有獨立「前室」作為緩衝區,病房空氣會透過專門抽風口抽出,經過殺菌、過濾後才排放到戶外,大樓空調系統因此需要不斷抽氣,十分耗能。但團隊運用建築物內外水蒸氣分子壓力差回收及製造冷能,減少廢熱排放,達到節能效果,加上獨特的進、排氣分隔,有效避免院內空氣交互感染。
秀傳醫院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院長黃士維指出,負壓隔離病房需要經過衛生福利部嚴格規格審核,目前台灣有1100間負壓隔離病房,足以因應確診案例。但如果疫情不幸蔓延,醫院確實必須提前檢視醫療能量,避免院區成為感染源頭。
黃士維表示,從無到有打造1間負壓隔離病房,從負壓空間、前室到獨立衛浴,成本約需300到800萬不等。如果打造負壓空間,約需100到200萬,加裝系統後,雖然不能完全升級成負壓隔離病房,但能平價改裝為負壓空間,且兼具節能功效,是合作一大亮點。
秀傳醫院有6間負壓隔離病房,黃士維表示,目前正把1間加護病房改裝成負壓隔離病房,並把戶外檢疫站打造成微負壓檢疫區,讓民眾與醫護人員都能在負壓空間進行檢疫,預計4月初完成。
科技部政務次長許有進則提到,科技部透過2017年推出的價創計畫,幫助科學研究成果產業化,像這次勤益科大與秀傳醫院的合作就是很好的案例,截至目前,累積已有19個團隊成立衍生新創公司並成功募資超過新台幣18.9億元。(編輯:趙蔚蘭)10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