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陳莉蓮大幅減資拚改革 裕隆能否止血外界關注

分享到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30日電)一年前意外接班,從一個家庭主婦,瞬間成為裕隆集團掌門人,嚴陳莉蓮扛起24年來首度虧損的龐大重擔,這次決斷大幅減資,外界雖認為是展現「重建裕隆」的決心跟魄力,但也是為集團止血不得不的選擇。

1953年創立至今的裕隆今天首度停牌,以重大訊息記者會的模式公布了2019年虧損達新台幣244.65億元,每股大虧15.55元,創下成立以來最大幅度的虧損,董事會也決議規劃動用特別盈餘公積151.45億元,並減資57.29億元彌補虧損。

減資後,裕隆實收資本額由原本的157.29億元調降至100億元,降幅約36.4%。

攤開裕隆財報,2018年就開始面臨營業現金淨流出的危機,夫婿嚴凱泰不幸病逝後,坐上千億市值的集團掌門人位置的嚴陳莉蓮,迎面而來的卻是一場集團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裕隆去年第2季認列包括東風裕隆、台灣納智捷及華創車電逾43億元減損;為24年來首度虧損。

到了去年第3季,因房地產景氣反轉,裕隆再提列新店裕隆城開發設計變更損失,第3季又虧損15.7億元,每股虧損1.05元,連續兩季吞下虧損;全年虧損擴大至244.65億元。

更殘酷的是持續低迷的車市,外加「武漢肺炎」這個超大的黑天鵝,經濟活動瞬間停擺,讓原本看似有機會谷底翻揚車市再次跌跤。

一連串的考驗接踵而來,為健全財務結構,嚴陳莉蓮決定透過特別盈餘公積及減資方式,一次將累積多年的包袱砍掉,為集團止血。

過去為了「納智捷」自有品牌夢,裕隆從研發、製造到行銷一把抓,但現實面,台灣每年45萬輛上下的市場規模根本難以撐起品牌夢,原本寄予厚望的大陸市場,卻因納智捷未第一時間搶下市占率,接著面臨大陸車廠與歐美國際大廠合作的競爭,漸漸失去優勢,最終面臨困境進退兩難。

嚴陳莉蓮接掌集團後,除了積極進行瘦身進行體質改善外,在策略上也進行大調整,重新塑造裕隆在台灣汽車產業的定位。

上游研發與中間製造二大塊採取開放態度,其中研發與鴻海合作,製造端,除了裕隆日產外,採取平台開放政策,爭取更多國際品牌合作代工機會,為集團尋找新的財源,銷售端則由旗下金雞母裕日車持續掌舵。

對於嚴陳莉蓮一口氣將過去10多年的壞帳一次打光,不少業界人士相當佩服其果斷的決策及執行力,認為這麼龐大的一個集團能在短期間內快狠準的止血,並大刀闊斧改革,著實不簡單。等於是對外界宣示「重建裕隆」的決心。

不過,業界人士也說,就算方向抓對了,無奈大環境不佳,恐怕還需經過一段時間蹲馬步,才有機會繳出好的成績。

當年,裕隆集團前總裁吳舜文同樣臨危受命成為裕隆集團領導人,意外從教授兼家庭主婦轉身成為「台灣汽車之母」;如今,歷史如此巧合重演,嚴陳莉蓮又意外扛下超過一甲子的裕隆集團,她勇敢割捨過去裕隆的包袱,能否再次擦亮裕隆品牌,令人期待。(編輯:林孟汝)1090330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