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日電)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國際機構也紛紛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這場疫情帶出去全球化、去實體化以及去官僚化等3大議題值得省思,也警醒各國政府應盡快做出改變。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舉行記者會,王健全談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他認為,全球學到的第一堂課是正視「去全球化」問題;產業基於成本考量,全球分工已成常態,如今疫情引發斷鏈危機,迫使產業重新進行風險評估、調整供應鏈,可能會選擇更貼近市場的做法。
過去口罩、防護衣多採進口,這樣的選擇在全球化時代看似理所當然,不過王健全指出,疫情爆發之後,口罩、防護衣等防疫物資的重要性大大被凸顯,政府也開始思考安全存量的必要性。
至於「去實體化」,王健全說明,由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傳染性高,政府呼籲減少集會、群聚,近期遠距醫療、遠距教學、視訊會議等做法加速實施,大大推進數位轉型的腳步;他也建議,政府應將數位轉型導入紓困機制,協助企業向前邁進。
第三項議題為「去官僚化」,王健全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韓國總統文在寅、美國總統川普都曾因疫情快速爆發,引發不滿聲浪,認為承平時期過太久,「螺絲鬆了」。
王健全指出,2019冠狀病毒疾病儼然成為各國領導人眼前最大挑戰,除了擺脫官僚主義,如何做好國家治理也是現階段的棘手難題。
回到台灣現況,王健全表示,台灣在防疫上半場有漂亮表現,但紓困、振興等下半場也要做好才算完整,期望政府在補助方面可以料敵從寬,運用多元化的政策工具,除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將來疫情淡化後,甚至加班、外勞等勞工政策也可以適度鬆綁,讓經濟迅速回到正軌。(編輯:楊玫寧)1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