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理財|校長爸爸黃登漢放手讓孩子管理金錢3

分享到

退休小學校長黃登漢擁有30年教職經驗。他分享在幼稚園和小學,就花心思讓孩子建立理財好習慣,自己像倒吃甘蔗一樣,負擔一直在減輕。兩個孩子從在學時就會打工規劃未來,還沒出社會就有可運用的資金。

 

相較於不少父母很辛苦,養小孩養到30歲、40歲、甚至50歲,黃登漢覺得自己像倒吃甘蔗一樣,負擔一直在減輕,「我真正花心思的時候是在幼稚園和小學,讓他們建立好習慣,後來就很輕鬆。」

 

多聊天 潛移默化建立投資觀念

他的小孩從國中要買小虎隊和張雨生的卡帶,就必須自己儲蓄、累積與規畫,所以跟別的年輕人價值觀也很不一樣。一路走來,他觀察同年齡的孩子,「我家的孩子比較成熟,因為他不只是處理學業的事,而是處理很多人生的事。」

至於讓小孩對投資有潛移默化的想法,黃登漢說,他不是財經專家,所以不是用教的,而是用聊的。有什麼訊息來源、想法,親子間都會互相討論。

教小孩 用自己的力量達成願望

「時代在變,以前老人家的做法是,你錢拿回來,我幫你標會。但現在老一代的對於金融商品並不了解,」因此,黃登漢樂於跟小孩分享自己投資錯誤的經驗,讓小孩知道,賺錢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為了讓小孩更早進入投資領域,黃登漢也告訴子女,如果想要買一張股票,爸爸可以補助一半的金額。但小孩都拒絕了:「我們自己有錢!」他的小孩在大學時期,除了打工,還靠著小時候一路存下來的錢,自己買基金、買保險。

提早理財,讓孩子在還沒出社會前,就有可以運用的資金,而非過度放縱自己的欲望。

父母親不應該把小孩的欲望變成自己的責任,要教育小孩用自己的力量達成願望,而不是找父母親幫忙達成。

畢竟大多數父母都是受薪階級,小孩也不是富二代,有夢想要靠自己一步一步達成。黃登漢從小就讓小孩了解,「如果你以後要創業當老闆,請不要回來找我,把你養大就是投資你,請白手起家。」「我的房子是我買的,將來你的房子你也要自己買。」「別讓父子關係只剩下敬畏!」

你應該和孩子東聊西聊、不斷碰撞很多父母說,工作這麼忙碌,沒時間陪孩子,黃登漢也提醒,就算再忙碌,也要與孩子維持緊密的關係,珍惜每一個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

多陪伴 別把孩子養成陌生人

晚餐時光很重要,不要處理公務、不要滑手機,要讓自己和孩子的交流不斷碰撞,成為一輩子的習慣。「爸媽要願意聽孩子講話,不要只是訓話。」天南地北地聊,就是不要聊功課,無趣也是一種疏遠,會讓你愈來愈不了解孩子。

他看到很多父母一直叫孩子念書,念到與孩子距離愈來愈遠。結果爸媽年紀大了之後,兒女個個優秀、事業有成,卻不想跟父母共處片刻,父母感到很挫折,為什麼孩子都不想理我?

黃登漢說,那是因為你把一個親愛的孩子養成陌生人,老是罵他「你怎麼不去讀書?」父子關係剩下敬畏,孩子自然保持距離以策安全,久而久之,與父母無話可說了。

其實理財是生活的、是隨機的,例如全家去餐廳吃飯,讓孩子想想,吃這頓飯有什麼價值?如果在家裡吃,有什麼差別?不能光賺不會理,要在省錢與理財之間找到樂趣。讓孩子知道,經濟是一種能力,錢是有用的,會幫助你過不一樣的生活。

(原載於財訊趨勢贏家特刊《6堂課教出富小孩》)

► ► 〈親子理財|校長爸爸黃登漢放手讓孩子管理金錢1〉

► ► 〈親子理財|校長爸爸黃登漢放手讓孩子管理金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