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IMF預測過於悲觀 未掌握台灣政府民間投資

分享到

(中央社記者吳佳蓉台北18日電)IMF日前下修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至-4%,對此,央行總裁楊金龍於遞交立法院的書面報告中,以3大理由反指「預測過於悲觀」,認為IMF並未對台灣預測設有負責單位,難以掌握台灣民間及政府投資狀況。

受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國際貨幣基金(IMF)在14日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春季報告中,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由原先的2.0%,大幅下調6個百分點至-4%,2021年預測值則由2.1%上修至3.5%。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20日邀請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等財金部會首長,就「新冠肺炎疫情後,對我國國際經貿環境的影響與展望」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央行總裁楊金龍於會前出爐的書面報告中,就IMF今年預測提出不同看法。

楊金龍認為,首先IMF對台灣經濟預測未設有負責單位,難以掌握台灣受疫情影響及政府紓困振興方案的真實情況,其次,過度強調全球經濟衰退及貿易量萎縮對台灣經濟造成的負面衝擊,第三,也沒有掌握今年民間及政府投資的狀況,導致其對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過於悲觀。

楊金龍進一步說明,IMF報告的預測方式採取「由下而上分析法」,由各國專職單位依該國特定假設條件與模型,並參考全球利率、匯率及商品價格假設後進行預測,再經整體部門調和,但對台灣並未設有專職負責單位,預測引用的是外部機構數據。

楊金龍指出,全球經濟成長與貿易量成長大幅趨緩。國外需求驟降,將不利台灣輸出成長表現,這是IMF對台灣經濟成長較為悲觀的主因之一;不過,觀察從2016年以來,IMF對台灣預測值普遍有偏低情形。

舉例來說,IMF預測台灣2016年經濟成長率為1%,但該年實際值為2.17%,低估了1.17個百分點,過去已曾向IMF反映過此現象。

楊金龍表示,多數機構雖然調降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但大部分仍有0至1%成長,將持續與IMF溝通,希望有助對台灣經濟預測的準確性。(編輯:楊玫寧)10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