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吳佳蓉台北23日電)武漢肺炎疫情爆發,打亂全球商業活動,安永圓方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闕光威提醒,台灣企業陸續可能面臨租金調整契約、破產重整、勞資及跨國交易糾紛等4大法律課題,應預先規劃因應。
全球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疫情嚴峻,闕光威表示,多國嚴格管控國境,直接衝擊經濟,造成企業收入銳減,原有契約關係也受到嚴重動搖,如與原物料供應商間的供貨契約、與房東間的租賃契約,以及百貨零售業的各式權利金或抽成契約等,甚至可能因經營不善,面臨破產、重整等課題。
闕光威盤點,受疫情衝擊,台灣企業可能面臨4大法律課題,第1,是租金或價金契約調整,原則上,因無預期情形,導致單方面希望變更給付金額或方式,在法律上是不允許的,但仍有一些相關法規可運用,如「不安抗辯權」,以及「情事變更原則」。
闕光威舉例,通常供貨方得先交貨,一段時間後,收貨方才會支付貨款,不過受疫情影響,可能有交貨後,事後卻收不到貨款的風險,但不交貨又可能面臨違約;此時,可主張行使民法上的「不安抗辯權」,要求收貨方先行給付貨款再交貨,達成調整契約約定效果。
此外,闕光威說,經營商場、戲院等業者,受疫情影響,可能不堪負荷租金或權利金等定期性給付支出,除了可考慮向契約相對人協商調整租金或是授權金以外,也可援引「情事變更原則」,向法院聲請調整契約內容。
闕光威指出,第2,因疫情關係,公司營運可能大受影響,陷入財務困難、甚至瀕臨破產,最終可能需要向法院聲請重整或破產程序;同樣的,防疫期間,遇到交易相對人或債務人進行重整或破產程序的機率也大幅提升。
闕光威表示,第3,疫情期間可能發生諸如無薪假、防疫假問題、居家作業辦法、工時計算、勞工解僱甚至是大量解僱勞工等相關勞動法議題;提醒企業,若不得已要大規模解僱,記得遵守大量解僱保護法,在一定期間前提供解僱計畫書給主管機關,而所謂一定數量的勞工,要依公司的規模大小個案計算。
最終,闕光威說,台灣屬貿易型國家,產業高度仰賴進出口,目前台商已陸續面臨外國廠商發生財務危機,甚至聲請破產,但仍有高額貨款未獲付清或是貨物仍在海運運送中等情形,預期將產生不少跨國商務糾紛;建議要隨時與廠商聯繫,更新相關訊息,並採取相對應因應措施,避免事後求償無門。(編輯:林孟汝)10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