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30日電)武漢肺炎疫情衝擊之下,主計總處今天公布第1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1.54%,為16季以來最低水準,不過台灣靠著疫情控制得宜等3大因素,第1季經濟成長表現仍優於南韓、新加坡等亞鄰國家。
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1.54%,較2月預測數減少0.26個百分點,而第1季經濟成長季增年率(saar)為負5.91%,不只終結連16季正成長,更是2008年第4季以來最差表現。
GDP季增年率(saar)若連2季負成長,便會被視為經濟「衰退」,而今年第1季saar已經落入負成長,國內智庫又普遍認為疫情衝擊以第2季最為嚴峻,換言之,saar很可能連2季負成長。
不過主計總處官員表示,saar連兩季負成長即認定衰退,比較是學理上的解讀,實際狀況要考慮很多層面,景氣是否出現轉折仍待觀察。
至於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主計總處官員說明,由於來台及出國人次均大減,服務輸出、入雙雙重挫;民間消費也因為疫情關係,國人減少外出消費及休閒旅遊活動,第1季民間消費負成長0.97%,是2003年第2季因SARS影響負成長1.14%,以及2008、2009年因全球金融風暴連續5季負成長後,再次衰退。
主計總處官員直言,雖然第1季經濟成長率受到疫情影響,和鄰近國家相比,表現仍相對優異,主要有3大因素;一是台灣疫情控制得宜,生產製造活動如常,其次,美中貿易戰爆發以來,台商已經陸續回流,使得中國疫情爆發、部分生產斷鏈同時,台灣受到的衝擊沒有想像中大。
第三,半導體及資通與視聽產品的國內產能大幅擴增,主計總處指出,除了台積電具有製程領先優勢,高階晶片需求仍在,得以繼續扮演「護國神山」角色;疫情也讓國內遠端、視訊等需求火熱,並帶動資通訊產業維持一定熱度。(編輯:楊凱翔)10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