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家族企業掌權者 資誠調查:君王類型者最多

分享到

(中央社記者吳佳蓉台北7日電)資誠(PwC)發布「2020台灣家族企業傳承白皮書」,調查分析顯示,台灣家族企業相較國際仍處「青壯期」,掌權者多達4成為「君王」類型,只要身體還健康,就會持續掌管事業經營,且一半並未思考過傳承問題。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天發布「2020台灣家族企業傳承白皮書」,在「2019台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的問卷及訪談結果之上,更深入解構現階段台灣家族企業傳承現況,找出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之道。

白皮書中表示,與學者研究相互對照發現,台灣家族企業掌權者最多為「君王」型,占比約4成,只要身體健康就會持續掌管事業經營,除非離開人世,否則不會離開領導地位,且其中高達一半從未思考過傳承問題。

其次以「將軍」型為次多,占比37%,因現實等因素被迫離開領導地位,已經或準備把部分經營事務交由繼任者負責,但仍保有公司的最終決策權,不過如果繼承人不夠資格,隨時準備拿回主權地位。已經或準備離開領導地位,成為意見提供者的「大使」型及願意與繼任者共同管理事業的「理事」型領導人僅7%及9%。

另一方面,白皮書指出,對比其他各國的家族企業,台灣家族企業相對才處於「青壯期」大多不到百年,隨掌權者逐漸邁入交棒年齡,家族傳承規劃工作才剛進入啟動階段。

對照去年調研報告結果來看,在此階段,台灣家族企業掌權者最重視的還是企業經營面向,其次是家族的非正式治理機制,如家族情感凝聚等,再來才是金融資本傳承,尤其是稅務規劃,以及和家族成員能力培養、社會資本累積。

相較最不重視家族的正式治理,如建立信託、閉鎖性公司等股權管理工具、或家族憲法等家族財富分配方式。

資誠家族企業暨財富傳承服務主持會計師洪連盛表示,疫情期間已有不少家族企業嚐到轉型及接班速度過慢的苦頭,轉型、接班及傳承已刻不容緩。要成功傳承,建議可串連起家族淵源,增加情感凝聚力,以這類非正式治理手段,促進接班人的使命感與家族意識。

此外,洪連盛表示,也應透過傳承工具,落實正式治理,如建立家族憲法、家族辦公室、家族信託、閉鎖性公司私募基金等。在培養接班人方面,可參考國際作法,如送到海外名校教育,回到家族事業基層實習,赴頂尖專業機構歷練,之後再進入家族企業內部。

洪連盛說,創業也是鍛鍊後代能力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避免「太子」效應發生,也應形塑家族企業中專業經理人成長文化,並藉此建立交接班模式,如安排輔佐大臣、或組成同儕團隊或集團領導決策小組等;同時,傳承時應重視數位化轉型,也可透過併購推動家族企業再上一階,得到更大成長動能。(編輯:蘇志宗)10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