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理財|李柏鋒6歲兒賣茶葉蛋 演練市場成本分析1

分享到

當小孩一本正經地對你說:「我想做生意」時,你會認真地當回事,還是要他不要想太多,把功課做好、書讀好就好?財經作家李柏鋒的大兒子,6歲時,誠懇地對爸爸表示想做生意時,得到的回應不是兩三句的敷衍、打發,而是一場真槍實彈的商業練習。


李柏鋒對幼兒教育有一套自己的主張,在適性發展前提下,做到務實教育。「兒子4歲時就會基本的加減乘除,5歲時受到一些兒童教材啟發,開始想要自己付帳,因此一有機會,我也讓他練習。」他說,舉凡上菜市場買青菜,到便利商店買養樂多,都是兒子拿錢去埋單。

把錢算對 孩子的重要功課

利用買賣交易過程,李柏鋒耐心地逐步引導兒子「把錢算對」。首先,讓他認識錢的種類,也就是不同的貨幣面額;初期練習金額以100元為限,百元之內有哪些排列組合,就成了兒子「把錢算對」的重要功課。

例如,3把小白菜要價50元,李柏鋒不會拿剛好的錢給他,而是給他百元鈔,藉此訓練他的數字力;「老闆找零時,我會要求他把錢當面點清,試著要他算算看,100元減50元該找回多少錢;也就是以實物換實物方式,讓他理解,之後他自己就會找零了。」

或許是常跟著爸爸上菜市場,看到客人與老闆買賣互動覺得有趣;6歲時,他便主動跟李柏鋒提議,想要自己做生意。這看似童言童語的要求,最後卻成了一場最現實、殘酷的創業震撼彈。

對兒童教育態度大方的李柏鋒,先拋出了第一個問題:你想賣什麼?刺激兒子思考。一開始,兒子說可以賣水果,但李柏鋒以保存不易為由,要他再想想;經過多次提案、打搶,再提案、再打槍後,父子倆總算討論出一個經磨合後、雙方都可接受的結果——茶葉蛋。

生意雖小 市場、成本真演練

在產品確認後,李柏鋒很快提出「市場區隔」概念,讓兒子再多一層思考。

「我問他最喜歡吃哪一家茶葉蛋,他回答7-11,我說那麼它就是你最大競爭對手!之後所做每個決定,都要先想這樣能不能吸引到客人,或如何才能讓原本要去7-11買茶葉蛋的人都來跟你買。」

再來,進入「成本效益分析」。

李柏鋒將「賣茶葉蛋」的成本全部列出,包括雞蛋、醬油、滷包及包材,並逐條帶著兒子檢視、討論,最後讓他自己做選擇。以醬油為例,好一點的要100多元,化學醬油一罐是20多元;他問兒子該買哪一種時,兒子毫不考慮地說,當然要買好的醬油!

此時,李柏鋒就會從不同角度引導出「成本概念」,讓兒子知道做生意的目的在獲利,而非不計代價的追求最好品質。

「如果1顆茶葉蛋賣10元,賣出20顆可拿到200元,但你所有成本加起來就要300元,等於還要倒貼100元。」他仔細解釋給兒子聽,果然激發他的生意腦,兒子提議:可以跟賣蛋的買多一點,然後請他算便宜一些。

(原載於財訊趨勢贏家特刊《6堂課教出富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