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產業鏈專題(中央社記者韓婷婷、潘姿羽台北23日電)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各國政府深刻體認生技產業戰略地位。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表示,台灣政策是要百花齊放還是集中資源扶植特定項目,面臨兩難,但他認為,扶植廠商不是一味給錢補助,要讓企業有一定市場份額,進而瞄準國際市場,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從2002年的「兩兆雙星」計畫,到2016年總統蔡英文上任後所提出的「五加二創新產業」,不難窺見政府對生技產業的重視,但台灣的生技產業缺乏長遠投資、人才也難覓,國際化發展並不順遂。
「大家慣於走便宜、方便的路,想著股票趕快上市,盡快把研究成果賣掉」,詹啟賢一語道破台灣生技產業問題點,多年來的短打快速回收策略,讓台灣生技沒有形成真正產業鏈。
從政府部門轉戰產業界,詹啟賢看待疫情以及產業發展,更有感觸,他表示,台灣市場小、產業發展不夠成熟,政府政策工作運用,或許一開始的方向就不對,究竟要選擇看似百花齊放的自由市場,讓力量分散,還是集中資源、全力扶植特定項目,「我們面對一個dilemma(兩難)」。
他強調,台灣市場那麼小,一定要走上國際,但是「如果你(在台灣)都站不住腳,如何往外走呢?」。
如何讓台灣生技業發展成完整產業鏈,成為重要課題。
詹啟賢舉例,日本政府的流感疫苗政策,凡是國內可以自主生產,就不會讓外國產品進來,先扶植國內廠商站穩腳跟,茁壯後再讓他們向外發展,日本這麼做已經20、30年。
中國更是貫徹這套作法,因此台灣與國外廠商疫苗,要打入中國市場都非常困難。
然而,政府集中扶植特定產業或項目,勢必會面臨排山倒海的壓力與質疑,政策面千絲萬縷的考量更是一大難題,不過詹啟賢觀察,政治問題各國都有,但各國也都這樣做了。
近期COVID-19疫情應對方式,也可看到美國政府的大手筆與魄力,先砸大錢協助廠商研發,法規上給予快速通道,但同時要求產品出來後,必須優先支應國家需求。
因此他認為,扶植廠商不能光是一味給錢給補助,要讓企業有一定市場份額,先有收入,才能立足,進而瞄準國際市場,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詹啟賢回首看國光生發展,他感嘆的說,「我們前面走了很多冤枉路,至少走了20年」,如果可以不經歷這些彎彎繞繞,國光生應該可以更早看到一些成果。
COVID-19衝擊全球,總統蔡英文日前喊出台灣須建構戰備產業,詹啟賢說,這是生技業的挑戰、風險與機會,盼望政府可以重新盤點產業能量,哪些層面被忽略、哪些層面需要補足強化,帶領企業勇於挑戰承擔風險。
此外,因為疫情帶動熱錢湧入生技產業,固然是好事,讓企業獲得資金面支持,然而生技向來是長投事業,如果民眾認知能夠有所調整,他認為「這是好的進程」。(編輯:林淑媛、潘羿菁)10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