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日電)面對疫情後的防疫科技,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表示,台灣透過資通訊與人工智慧技術,強化防疫相關措施,目前醫院也發展出AI遠距監控問診、自主移動機器人等智慧化設計,期待未來可以加強零接觸經濟,達到零感染風險。
為期3天的2020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今天在台北國際會中心登場,行政院長蘇貞昌、行政院BTC召集人吳政忠、前副總統陳建仁、衛福部長陳時中、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與台大醫學院教授楊泮池等人都出席開幕式。
陳建仁發表內容主題為「疫情後的防疫科技產業新思維」,他指出,全球新興傳染疾病永不止息,從2002年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2009年的新型A型流感(H1N1 Influenza A),今年更出現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從防疫科技發展目標來看,目的是加強各國疫情監控、加強病原探索、確認與定序、預測國際航線擴散途徑、強化邊境檢疫,及研發快篩、藥物及疫苗等方式。
陳建仁表示,現在醫療院所也發展出自動化與智慧化裝置,以避免感染。譬如,現在零接觸的負壓病房,透過AI遠距監控問診、全時生理監測,以及熱影像體溫異常監測,「零接觸就可以達到很好監控的目標。」
另外,研發單位也做出正壓式檢疫亭,可以快速組裝完成;醫院也有自主移動機器人,可以協助病房清潔、消毒,或是運送檢體、餐點與物品等。
陳建仁說,像是台灣進行居家隔離、居家檢疫,也成功運用資通訊技術,包括電子圍籬系統,還有居家檢疫相關數位系統,讓在家隔離者也可以得到關懷與照顧。另外,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也開發出社交距離APP,用設備的藍牙訊號計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能保障個人隱私。
陳建仁認為,防疫科技產業的新思維,可分為醫衛科技與防疫新生活2個面向,前者包含遠距醫療的遠距問診、數位聽診器與聊天機器人等,後者則像是城市新科技的相關應用,例如智慧監視、定位系統、無人化商店與疾病地圖等,以及零接觸宅經濟等面向;期待未來可加強零接觸經濟,達到零感染風險。(編輯:張均懋)10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