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4日電)科技部今天舉行法人鏈結產學合作成果發表會,計畫6年來已完成266件輔導案源,吸引業界投入超過新台幣10億元。其中,長庚醫院團隊開發出可供加護病房病患使用的口服感測器成為亮點。
科技部自2015年創立「法人鏈結產學合作計畫」,今天在松山文創舉行成果發表會,會中串聯「法人鏈結產學合作計畫」、「科學園區生醫創新聚落整合推動計畫」、「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計畫」3大計畫,展出超過50件透過法人加值的產學合作成功案例。計畫6年來培養人才達2812人次,輔導成立20家新創公司。
會場也展出多項成果。像是長庚醫院研發團隊開發出可供加護病房病患使用的口服感測器, 長庚醫院醫師暨長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廖健宏的「近端監測吞服型無感式科技系統」,可以降低加護病房常見的併發症「腹內高壓(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的發生風險。
廖建宏指出,「腹內高壓」致死率近6成,加護病房重症專責醫師工作負擔重、人力不足,醫師無法即時診斷出腹內高壓並給予治療造成致死率高。近端監測吞服型無感式科技系統是微小膠囊化壓力感測器,口服入消化道後即可提供準確即時監控,及早發現問題,降低病人致死率達45%。
至於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呂明偉的「以Lipoplex口服傳遞平台開發高價值之優質水產種苗」,開發出可專一性抑制神經壞死病毒和虹彩病毒殼蛋白表面的小片段干擾RNA,以脂質體(Liposome)包覆RNA,再將Lipoplex和飼料混合讓蝦子、魚苗吃下生物製劑,以口服取代注射的方式,不僅施用方便,還能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大幅提升魚苗孵化後至免疫力成熟前的存活率。
呂明偉表示,這項技術已經成功應用在魚類抗病毒的疫苗上,提升石斑魚和金目鱸魚等經濟魚種的育成率。透過跨法人協助,由農科院協助進行全雄化養殖技術開發與田間試驗,及衍生新創事業的營運規劃,商研院協助媒合商機與國際布局,預期將技術拓展至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地。(編輯:蘇志宗)10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