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自主化勢在必行 專家:台廠發展隱憂

分享到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5日電)美國與中國科技戰持續延燒,在美國強力圍堵下,可能延緩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不過,中國仍將朝半導體自主化邁進,半導體業者認為,這對台灣廠商長期發展是隱憂。

美國商務部4月以國安為由,將飛騰等7家中國企業與機構列入實體清單。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出席白宮召開的半導體和供應鏈韌性執行長高峰會會議,也明確表示中國計劃主導半導體供應鏈,美國應強化國內半導體產業,投資不能再等。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認為,美國半導體產業無論是短期或長期發展,去中化的戰略思維都不會改變,將會建構一個與中國脫鉤的半導體產業鏈,並持續不斷拖延中國半導體自主化的發展。

台灣半導體廠高層說,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是「川普規拜登隨」,雖然中國在半導體設備方面並沒有經驗,不過,在基本材料領域並不差,在美國施壓情況下,可能刺激中國加大政策扶植力道。

目前中國半導體產業還不是台灣的對手,尤其是半導體製造業,業者表示,中國人才很多,又有政策加持,不排除可能拉近與台灣的差距,甚至追上台灣,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長期發展是一大隱憂。

半導體微影設備廠艾司摩爾(ASML)總裁暨執行長溫彼得 (Peter Wennink)也提出警訊,他說,在缺乏外國技術支援,中國要建立自己的半導體設備和技術需要很長時間,一旦成功打造半導體產業,外國企業將被擋在全球最大的晶片市場之一的外面,失去大量工作機會與收入。

波士頓顧問公司認為,地緣政治摩擦與中國政策追求半導體價值鏈的自給自足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潛在風險,預期中國若提升半導體自給率恐對整體半導體供需造成衝擊。

業者表示,台灣廠商應投入更多研發經費,專注研發,繼續往更高價值前進,建立新門檻,才能拉開與追逐者的距離。

波士頓顧問公司指出,台灣廠商過去在美、中兩邊通吃的模式將不再適用,未來將很難兩邊討好,營運模式應靈活調整,投資也要更加謹慎,為地緣政治的風險做好準備,並加強人才發展和基礎研究。(編輯:林淑媛)11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