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1日電)NCC在現有調處機制外,修法新增裁決機制,今天舉行修法草案公聽會。部分學者與業界代表質疑,NCC裁決機制可能公親變事主,讓行政權過度介入商業談判機制。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日前通過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法草案,授權費爭議在調處不成時,新增業者一方可申請裁決,由裁決委員會做成暫定價格給付處分,同時也規定業者不能在調處、裁決期間任意斷訊明確入法。
多數學者、業者對裁決機制能否減少授權費爭議持保留意見。
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柯舜智認為,從過去調處經驗來看,調處曠日費時,肯定NCC的積極作為,但也可能公親變事主,雖然目的是為了保障消費者收視權益,但實際上可能保障的是萬年頻道,裁決跟民事訴訟結果如果不同,最後還是回到原點,也還是可能斷訊,對各方利益是否真的有幫助持保留態度。
台灣有線電寬頻產業協會秘書長彭淑芬表示,擔憂草案讓行政權擴權、介入過深,裁決委員會做出暫定價格處分,可能造成對頻道價值定錨的永久性定價效果。另外,業者任一方提出就可以申請裁決,整個調處、裁決機制時程相加可能將近1年時間,擔心反而造成萬年頻道的副作用,新頻道難以進入市場競爭。
不過,也有業者肯定NCC作法,認為從系統業者、頻道代理商的收支角度來看,自然希望正常支付授權費,不然頻道代理商如果一直收不到錢,可能就會讓只有口袋深的業者可以存活。
中嘉數位法律事務部協理張書銘認為,調處案件背後有不同的原因,像是幾年前新進業者跟頻道代理對戶數認定產生爭議,後來是特定代理商之間因為頻道代理變動、調高價格引發的爭議,到今年產生的情形是頻道從原先自己推廣,改由新代理商接手後把價格調高,造成系統業者不敢付錢等,影響層面愈來愈大。
張書銘認為,中嘉數位作為系統、旗下也有頻道代理商,從收支角度來看,自然希望正常支付費用,對裁決給予正面肯定,並提到調處、裁決應該存在於「你情我願、願意談下去」的前提,才會進入程序,不然就是從費率問題、濫用限制競爭的問題去看待。
擔任公聽會主持人的NCC委員林麗雲表示,2017年以來調處案增加,先前委員就有開始研議相關草案,並非這屆委員才決定研議,對於外界意見都會再蒐集意見回去給委員會參考。(編輯:郭無患)1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