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000大企業去年獲利創新高 信評示警3趨勢

分享到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北15日電)2020年台灣5000大企業營收微幅衰退,但稅後淨利較2019年成長2成,寫下逾新台幣3兆元的歷史新高。中華徵信所提醒可能只是暫時現象,仍要提防通膨、供應鏈移動、代工基地調整3個趨勢。

根據CRIF中華徵信所公布的「2020年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調查顯示,2020年疫情雖重創全球經濟,但是台灣5000大企業表現亮眼,營收總額僅較2019年微幅衰退1.70%,並創下史上次高營收總額36兆8909億元。

5000大企業稅後淨利比2019年大幅成長20.03%,寫下歷史新高3兆3193億元。中華徵信所總經理郭曉薇認為這透露2個訊息,第一是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中的地位是全球最禁得起考驗的國家,第二是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價值全面提升。

不過,中華徵信所提醒,營收總額衰退但稅後淨利大幅成長並非常態現象,而是特殊背景下的暫時性模式,唯有營收成長、擴大全球市占率,提升獲利,才是真正健康的獲利模式。

中華徵信所提醒,仍要提防通膨、供應鏈移動、代工基地調整3個趨勢。

中華徵信所提到,第一,留意通貨膨脹來得比預期更快。英國5月通膨率就達到2.1%,全球主要國家可能在2022年下半年就會面臨通膨失控的危機。美國聯準會(Fed)在6月中旬才提到2023年要升息,就已引起美股波動,則是另一個警訊。

第二,全球重要新興戰略產業供應鏈的移動。由美國發動的包含半導體高階製程及晶圓代工、以及電子產業供應鏈要重新在美國啟動,美、中兩大國家都在向台灣廠商招手前往設廠,日本及韓國也響應赴美設廠,這對台灣整體電子產業已構成威脅。

中華徵信所表示,第三個趨勢是全球代工基地的調整。雖然前進南向、返台生產、撤出中國的3個模式都是現在進行式,但是越南作為第二生產基地已經快要飽和,返台生產工業用水和用電的危機已經漸漸出現,撤出中國不可能完全實現。當上市公司認列中國投資持續創新高時,中小型新興上市櫃公司也在加速前往中國設廠,調整全球代工基地就是5000大企業眼前最大課題。(編輯:潘羿菁)11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