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6日電)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後,熱錢持續出逃,新台幣匯率也跌跌不休。主計總處今天坦言,新台幣貶值會影響輸入型通膨,因為廠商進貨成本增加了。
國內物價驚驚漲,主計總處今天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已經連續2個月超過3%,且漲幅持續擴大至3.38%,續創逾9年半最大漲幅,反映廠商進貨成本的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也達15.07%。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近期中國疫情升溫,部分地區實施封城措施,需求下降使得金屬等國際原物料價格漲幅收斂,也因此,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漲幅從3月的17.44%收斂至4月的14.99%,但因4月新台幣對美元貶值,因此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漲幅反而擴大、年增率達18.66%。
媒體進一步詢問,新台幣持續貶值,是否會加劇輸入性通膨;曹志弘表示,台灣高度仰賴進口原物料,而新台幣貶值會使國內廠商進貨成本增加,「當然會影響輸入型通膨」。
曹志弘也指出,觀察國內生產成本變動,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12.99%,漲幅較3月擴大。
另外,也有媒體關注國內是否會發生停滯性通膨,曹志弘則說,停滯性通膨指的是物價上漲但經濟成長停滯;根據主計總處4月底公布的第1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統計為3.06%,優於預期,顯見經濟持續成長,國內並沒有停滯性通膨的狀況。(編輯:潘羿菁)11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