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2日綜合外電報導)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台灣政府「樂見」國內晶片企業赴歐洲聯盟(EU)投資,而如果台灣與歐盟的關係能夠如同台美關係進一步深化,有助為這類投資鋪路。
歐盟為了應對全球晶片持續短缺,今年2月提出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由於台灣是全球主要半導體產國,歐盟一直希望吸引台灣投資,認為台灣是在歐洲晶片法案下希望合作的「志同道合」夥伴之一。
然而,儘管台灣與歐盟6月舉行了高層級貿易對話,但不到一週後,台灣半導體製造業龍頭台積電卻表示沒有在歐洲設廠的具體方案。台積電一年前曾經透露考慮將業務拓展至德國,正就設廠進行初步階段評估。
負責業務涵蓋與歐洲經濟關係的陳正祺,11日晚間受訪時表示,他無法替台灣晶片企業代言,但他指出,這些企業沒說它們不會去歐洲。
陳正祺表示:「站在政府立場,我們樂見台灣企業足跡遍及全球,包括美國和歐洲,它們都是我們志同道合的夥伴。從政策角度來看,我們當然非常樂見台灣企業在全球布局,如果成真會令我們開心。」
台灣環球晶欲以43億5000萬歐元收購德國晶片供應商世創(Siltronic)的併購案,今年2月宣告失敗,讓歐盟的雄心受挫。
陳正祺說,他希望台灣與歐盟能夠像與美國一樣,在貿易、科技與經濟議題建立密切、制度化的對話關係。台積電正在美國蓋一座120億美元工廠,環球晶也在美國有50億美元設廠計畫。
陳正祺表示:「我們與美方的互動更多,溝通更密切。我們也希望與歐盟發展出同樣緊密的關係。如果成真,這會非常有助於我們的企業對歐洲的注意及理解。」
台灣同時也不斷推動與歐盟達成雙邊投資協議,但缺乏進展。陳正祺說,這雖然仍是一項政策目標,但台灣不排除現階段「較容易達成的」協議。
他表示:「我們甚至希望能和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議,那是最好。歐盟和許多其他國家有自由貿易協議,如果歐盟有意願,我們也願意。」(譯者:張正芊/核稿:徐崇哲)11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