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通膨需求放緩 學者:恐影響台灣下半年出口動能

分享到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4日電)美國6月通膨率高達9.1%創逾40年新高,學者表示,隨著油價與大宗物資價格下降,美國CPI後續有望緩步下滑,但仍要留意歐美市場終端需求放緩,可能影響台灣消費性電子產品下半年的出口動能。

美國公布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9.1%,創下1981年11月以來新高。外界關注美國通膨何時觸頂,以及美國聯準會(Fed)後續升息節奏。

台經院國際事務處研究員邱達生告訴中央社記者,美國6月CPI為9.1%應該是這波高點,因為從國際油價預測數據來看,6月多開始往下走跌。

邱達生指出,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從3月開始也有緩慢往下的趨勢,強勢美元也開始抑制國際原物料價格,生產端的PPI要傳導到消費端的CPI雖然會有一段時間,但對照下來,評估美國6月CPI數據應該已經觸頂,推估後續CPI應該是會緩步往下。

邱達生預估,Fed7月底升息至少3碼起跳,不排除上看4碼。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認為,美國聯準會(Fed)關注通膨跟失業率,美國CPI雖然可能逐步往下,但7月CPI高於8%機率還是蠻高,近期美國失業率仍低,估計Fed7月底升息已經無後顧之憂,應是3碼起跳。

吳大任認為,美國快速升息,美國家庭的房貸利率成本已經上升,加上物價仍高,勢必排擠非必要性支出,台灣出口品包括手機、筆電、腳踏車等也可能受到影響。部分產業報告示警,手機、筆電庫存正在上升,後續如果影響時間拉長,也可能燒到上游廠商,包括晶片、半導體等需求可能下降。

此外,吳大任分析,台灣這2年不少晶圓廠持續擴充產能,須留意如果美國、歐洲終端需求下滑,可能導致廠商產能利用率不足,對體質較差的廠商而言,財務面恐怕會有很大負擔,政府跟企業都必須持續留意變化。

邱達生指出,台灣過去2年受惠疫情,出口表現非常亮眼,下半年出口確實可能有壓力,但是否受到明顯影響持保留態度。

至於台灣的物價走勢,主計總處公布6月CPI年增率飆到3.59%,創下近14年新高,也是台灣CPI連續4個月超過3%,不過主計總處認為6月是今年高點。

吳大任分析,台灣的7月CPI有兩大力量拉扯,一是去年6月、7月因為三級警戒,存有低基期因素,7月CPI年增率相對去年同期仍會偏高;另一力量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6月開始逐漸下修,對物價走緩有幫助,最終物價走勢要看兩股力量而定。(編輯:林淑媛)11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