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台北26日電)經濟部工業局今天表示,台灣已有工具機、精密機械與機器人零組件等硬體製造基礎,若能與美國的智慧系統整合(SI)、人工智慧(AI)等技術合作,結合雙方優勢,可助企業快速切入機器人與AI產業的生態系與市場需求。
工業局今天與經濟部台美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TUSA)、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TAIROA)與美國賓州匹茲堡機器人協會(PRN)、美國在台協會(AIT),舉辦「2022台美智慧製造系統與機器人高峰論壇」。
工業局說明,在論壇上,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科學學院分享該校AI發展、機器人聚落,包含機器視覺解決方案提供商卡內基機器人公司(Carnegie Robotics)及人形協作機器人公司Agility Robotics,分享機器人產業技術與應用。
洛克威爾自動化公司台灣區總經理譚世宏分享協助廠商進行數位轉型的實際智慧創新應用案例;工研院機械所所長饒達仁分享工研院與台灣機器人產業的聚落及發展。
工業局強調,盼透過論壇活動與產業媒合,鼓勵業者結合台美雙方優勢,共同探討次世代AI系統整合與合作,形成一站式解決方案,快速切入市場需求。
工業局局長呂正華表示,台灣已有良好硬體製造基礎,受美中貿易摩擦與疫情影響,牽動全球供應鏈重組,製造業面臨智慧轉型考驗,政府將掌握契機,協助各產業導入AI、IoT、5G等智慧科技,搶占全球供應鏈核心地位。
呂正華指出,工業局2016年起推動「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也修正「產業創新條例」,盼藉政府政策工具帶動產業智慧化升級轉型,朝「亞洲高階製造中心」目標邁進,並建立台美交流平台,鏈結雙方產業優勢,達到互惠互補的長遠合作夥伴關係。
工業局指出,在後疫情時代,各行業都在尋找合適的數位轉型機會,根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2021年全球Smart Manufacturing Market規模為3050億美元,預期2025年將達45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0.5%。
工業局說明,政府將智慧機械的開發列為「5+2 產業創新」重要部分,智慧製造系統需要結合自動化技術、IoT和AI,實現工廠營運及其管理的自動化,使用智慧機械改造工廠,具有顯著降低營運成本並提高效率和品質的潛力。
工業局強調,台灣已有良好工具機、機器人零組件及精密機械的硬體技術基礎,美國則有強大的智慧系統整合能力、AI演算法及機器人協作平台等技術,若要趕上這波產業升級商機,應更強調產業聚落策略聯盟,藉台美智慧製造產業交流與合作,互補雙贏,共逐全球商機。(編輯:張均懋)11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