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大國台灣數位醫療卻落後日韓 生策會:3大問題卡關

分享到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6日電)生策會表示,6年前台灣積極推動醫療與科技跨域結合,發展數位醫療,但今年最新發表的全球智慧醫院評比中,日、韓有10家、新加坡也有6家入榜,不見台灣醫院入列。生策會表示,主要是全台醫療數位基礎建設過時等3大問題卡關。

為加速醫療與科技跨域結合,生策會近期啟動「生策論壇:競爭全球數位醫療新市場!台灣的挑戰與機會」,由楊泮池、林百里與蔡長海三位副會長,及長庚醫療體系主委程文俊、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成大醫院前院長沈孟儒、國際醫資學會理事長李友專等近80位醫資專家籌組推動委員會,針對台灣數位醫療科技發展困境研議解決方案。

生策會表示,醫療與資通訊科技結合是台灣最大的強項,6年前在醫界的共同號召下,即積極推動跨域合作,布局創新醫療科技發展,從面板、半導體到雲平台、高速電腦,近年數位醫療與AI軟體應用更是爆發性成長。

相較數位醫療的高速發展,醫院對新科技的導入速度卻相當緩慢,不利全球競爭,今年Newsweek發表的最新全球智慧醫院評比,日、韓有10家、新加坡6家入榜,台灣卻沒有一家醫院入列,即是一大警訊。

楊泮池進一步分析,造成當前數位醫療發展遲滯主要有3大問題。

首先,全台醫療數位基礎建設過時。楊泮池指出,台灣多數醫院仍在使用10多年、甚至20多年前的傳統醫資系統,開發時主要是為了健保申報,由於都是客製化系統,不僅龐大複雜,難擴充、難改寫、整合更難,且舊系統耗能,也不能支應行動裝置,導致許多創新醫材設備或AI軟體等難以串接醫院系統,無法在醫院快速落地應用。因為醫院資金、資訊人才有限,資訊系統要汰換相當困難,亟需政府和產業幫忙。

其次,各醫院醫療數據規格不相容。楊泮池分析,數據是發展數位醫療最重要的資源,台灣健保和醫院雖擁有龐大資料庫,但要轉換成可以拿來研發或臨床驗證使用的數據就碰到相當多的問題,因為醫院數據有80%是非結構化資料,加上使用的醫療詞彙不同,跨院也無法交換資料,導致產業難以取得有品質、正確、足量與多元代表性的真實世界資料。

他認為,若不盡快建立醫療數據交換的相容規格共識,台灣在AI等數位醫療研發進度恐將大幅落後全球領先國家。

第三,缺乏全面性的國際標準銜接。楊泮池說,國際標準是數位醫療創新科技研發、進軍海外市場的必要條件,全球各國已採用FHIR(快捷式醫療服務互操作資源),台灣仍屬落後群,僅有零星小規模試辦,必須儘快整合國內共識、建立FHIR實行準則,同時納入數位醫療產品規範,制定審查與認證機制,才能與國際接軌。

生策會表示,透過30家醫療體系及20家國內外資通訊科技大廠與重要醫資協學會協力,已凝聚初步推動方向,將持續與醫界討論評估各項解決方案可行性,預計於年底提出完整策略建議白皮書。(編輯:林淑媛)11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