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日電)中經院今天公布經季調的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5.4%,未來展望指數則創歷史新低。面對旺季不旺、美國晶片管制等挑戰,學者呼籲,政府可思考「台版晶片法案」,挺台灣半導體產業。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公布10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4個月緊縮,指數則微升0.5個百分點至45.4%;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已經連續6個月回報未來展望緊縮,指數下跌3.5個百分點至24.8%,是創編以來新低紀錄。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直言,旺季不旺,加上中共20大後仍延續清零政策,終端需求沒有好轉,台灣又以中小企業居多,受到資金斷鏈、成本推升的雙重夾擊,導致廠商對景氣看法愈來愈保守。
「有點像是『贏家的詛咒』」,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則說,過去兩年,台灣在疫情期間逆勢寫下經濟佳績,同時累積不少庫存,現在去庫存成為業界共同課題;另一方面,美國擴大管制中國高階晶片與設備,將波及台灣,台積電在中國也有1成左右的營收,必須審慎關注後續影響。
「是不是要有台灣的晶片法案?」王健全拋出建議,直指韓國半導體出口下滑,造成韓國貿易逆差,進而導致韓元貶值、經濟受挫,台灣政府應該審慎以對,甚至思考是否端出晶片法案,給予補助、租稅優惠、進行人才培訓,思考層面還可以擴及第三代、第四代半導體,「希望政府包含企業,要注重半導體對台灣的重要性」。
不過張傳章認為不需要過度悲觀,10月數據還是有一點「微光」,如領先反映景氣動態的新增訂單緊縮速度趨緩,指數回升5.1個百分點至42.8%,以及生產數量上升;外界關注的存貨狀況,也許還沒有落底,但存貨有下降。
中經院今天同時公布未季調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為50%,中斷連續3個月的擴張,轉呈持平。
張傳章指出,製造業走緩、金融市場波動等因素均牽連相關非製造業表現,僅住宿餐飲、旅遊等因邊境解封直接受惠的產業,有比較明顯的樂觀表現。(編輯:楊蘭軒)11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