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台北9日電)美國對中國實施新一波出口管制,工總指出,當美方各供應鏈的管制措施落實後,衝擊將比疫情造成的斷鏈嚴重,因此呼籲政府應正視且研擬應對策略,確保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不可或缺性。
工總發布11月份產業雜誌,並以正視美國新出口管制措施為題發表;工總表示,美國政府7日宣布對中國實施新出口管制,要求美企須取得政府許可,才能出口高階晶片及製造設備至中國,使用美國技術在外國製造的晶片同受規範。
工總說明,美國商務部也表示用於先進AI運算、電腦記憶體及數據儲存的晶片,以及用於武器系統的超級電腦晶片,都可能將受管制,製造此類晶片的設備和相關產品同樣會受規範。
工總說,美方也擴大實施「外國直接產品規定」(FDPR),管轄權擴及所有採用美國科技製造的產品,新禁令將原本僅針對先進製程技術及設備的規定,延伸到成熟製程,且限制擴大到記憶體,不僅進一步壓縮中國廠商發展,也恐波及台商。
工總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去年2月簽訂「關鍵供應鏈檢討」行政報告,指示政府單位針對半導體、先進(高容量)電池、關鍵礦物和材料、藥物和原料等4個有短期短缺問題的優先部門,還有資通訊、 能源、運輸及國防等4個供應鏈,要分別在100天及1年後提出檢討。
工總表示,美國此次措施,就是回應拜登所簽行政命令,以美、中兩國產業規模來看,若供應鏈措施全面落實管理,衝擊將比過去幾年疫情造成的斷鏈還嚴重。
工總示警,有專家分析下一個可能被納入檢討的是印刷電路板業,而媒體報導指台商2021年的電路板產值,仍以32.8% 市占穩居全球第一,一如晶圓代工業居關鍵地位。
工總提醒,但印刷電路板與晶圓代工業不同的是,前者多數在中國設有工廠,一旦被美國政府列入管制,嚴重性將不言而喻。
工總說,美國新出口限制說明限制主義者已掌握拜登政府內部話語權,此轉變預示美國出口管制的項目與力道,將可能愈來愈大,政府與企業都應嚴肅面對。
工總期盼政府能充分掌握美方政策演變、儘早與業者說明,也期望能研擬全球供應鏈變遷應對策略,除比較、分析各國地緣經濟策略,也檢討台灣策略的可銜接與可應對性,確保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上的不可或缺性。
此外,工總建議政府針對台灣供應鏈自主性安全要求,精確檢討國安與內外需要,並以台灣在各供應鏈的位置配合洽簽區域經貿整合協定,打破台灣在東亞的政經困局,使台商能在全球供應鏈位置更堅實穩固。(編輯:潘羿菁)11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