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曾智怡曼谷15日電)APEC年會本週在泰國曼谷登場。近年隨著世界貿易組織(WTO)多邊貿易談判進展有限,成立逾30年的APEC,在地緣政治催化下,轉而成為國際領袖區域角力秀場,各國元首場邊會談火花與影響力,比官方正式會議還要吸睛。
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之際,台灣在國際場域能見度持續攀升,尤其是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戰略性地位,讓這次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代表台灣出席疫後首次實體舉行的APEC峰會,備受矚目。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由21個環太平洋地區「經濟體」(Economy)會員組成,不同於WTO有164個會員國、具協定基礎、強制性,APEC性質為經濟合作論壇平台,透過成員自願與非約束性承諾運作,循序漸進地實現協商制定的目標;例如2012年APEC共同採認54項環境商品清單,並同意致力於2015年底前該清單商品關稅降至5%以下。
除了APEC內部自願性貿易自由化的措施,過去針對WTO相關貿易談判,APEC成員往往會先進行交流,並針對特定議題研商共同立場的可能,例如2002年WTO杜哈回合談判展開後,APEC曾發表過多次對杜哈回合談判的共同聲明(Statement on the WTO Doha Development Agenda Negotiations),盼藉由APEC推動貿易談判進程。
然而,隨著杜哈回合談判破裂、爭端解決機制受阻,WTO功能難以彰顯,APEC促進經貿談判的角色也開始淡化,焦點轉成各國領袖區域角力的政治秀場。
例如張忠謀2018年出席巴布亞紐幾內亞APEC峰會期間,就分別與前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進行雙邊會談,另與太平洋友邦及10多個經濟體領袖代表場邊晤談;其中,當時和彭斯的會談堪稱台美公開層級最高會面。
此外,每年主辦國幾乎都會提供國內民族服飾給與會元首穿著,例如2018巴布亞紐幾內亞APEC會議晚宴,各國領袖穿上紅色、黃色等巴紐特色襯衫大合照,一字排開像極網友口中的「番茄炒蛋」,集體合照也成為各國媒體焦點。
APEC地區人口約27億、占全球4成,並涵括全球58%的GDP、44%的貿易額,自1993年以來,每年都會舉行經濟領袖會議,討論由部長級會議及企業顧問委員會提供的戰略建議,隨後以聯合宣言(Leaders’ Declaration)公布正式政策,但至今有唯二例外。
第一次是2018年巴布亞紐幾內亞主辦APEC,由於中美兩大經濟體未達共識,APEC無法發表聯合宣言,各方遂同意巴紐以發表主席聲明的方式,代替領袖宣言。隔年APEC由智利主辦,卻因當地反政府示威遊行愈演愈烈,時任智利總統皮涅拉(Sebastian Pinera)不得不緊急取消在聖地牙哥舉行的APEC峰會。
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全世界陷入停擺,APEC首次以視訊方式舉行經濟領袖會議,並睽違近3年順利產出領袖宣言,同時發表「APEC 2040太子城願景」(APEC Putrajaya Vision 2040),期許深化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編輯:潘羿菁、林淑媛)1111115
2020-04-27 16:05:37
2020-04-27 10:50:27
2020-04-27 10:50:27
2020-04-27 10:50:27
2020-04-27 10:30:27